鲍照,字明远,南朝宋时的诗人。他的诗赋骈文都很出色,并且长于乐府与七言歌行,是当时杰出的大诗人,人们将他跟谢灵运以及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由于多写边塞战争以及征夫戍卒的生活,其中也有部分游子思妇的诗篇,鲍照诗风豪放慷慨,遒劲有力,其上承建安,下启高岑,作为推动七言诗发展的重要人物,他对高适、岑参以及李白、杜甫等都有较大影响。

今天介绍的这首诗虽然仍未跳出思妇征人的范畴,但由于这首诗有别于鲍照诗篇给人的印象,风格完全是深秋之时思妇流露的悲凉感伤,值得一读。

南朝宋·鲍照·拟古八首其七

1河畔草未黄,胡雁已矫翼。

3秋蛩扶户吟,寒妇晨夜织。

5去岁征人还,流传旧相识。

7闻君上陇时,东望久叹息。

9宿昔衣带改,旦暮异容色。

11念此忧如何,夜长忧向多。

13明镜尘匣中,宝瑟生网罗。

各句前数字只为解读方便而添加。这首诗选自《鲍参军集》卷四,而《玉台新咏》也收录在卷第四,全诗14句共70字,为更清楚地了解这首诗,我将其分成3段,第1段自首句至第4句;第2段为第5至第8句;第3段则为第9句至末句。

第1段开篇就让人感觉一股忧伤的气氛在其中,我们可以将鲍照的其他拟古诗开篇作为对比。《拟古八首其三》开篇两句,“幽并重骑射,少年好驰逐”,这里“幽并”为幽州并州,代指北方边塞之地,边塞诗是豪侠气满篇;《代东门行》开篇有“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也是伤离别之作,却没有如此忧郁之气。

开篇4句大意是说,河边的青草虽然还没有枯黄,北雁却已经开始振翅南飞,那蟋蟀在门边鸣叫。这是整个一幅深秋到来之时的画面,而既已到秋凉时节,我常常提到的女子总会在这段时间为爱人赶制冬衣的情形同样又再次出现了。

“秋蛩”,就是我们常说的蟋蟀,又叫促织,或者趣织。《古今注》说,“蟋蟀,一名吟蛩”。这样一种寻常的昆虫在诗里无数次出现,并且,带来的大多数却是忧伤。

第2段则是女子得到边塞返回的人带回的消息,说是去年有在外从军的人回来,有相识的人说她的丈夫到陇上的时候,常默默地向东方凝望,不时会发出叹息之声。

“征人”这里是指在外从军回来的人,并非是女子的丈夫。这是另一幅忧伤的画面。如果将这首诗想象成一本忧伤的画册的话,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两幅忧伤画面,接下来,是的,我们一定会看到第三幅画面。

第三幅画面自然是从第3段开始,第9句至末句。女子在说,短短时间,我已变得憔悴而消瘦,容颜开始变得衰老。“宿昔”意为早晚之间;“旦暮”亦是同义,两词联用,正是想要重点提及女子自己因思念而迅速衰老憔悴。

鲍照有个胞妹,是位美女诗人,又且诗才卓绝,她在一首思妇诗中有“形迫杼煎丝,颜落风催电”,同样也是因为思念爱人而让自己迅速苍老憔悴,意同而形异,可谓各有千秋。两兄妹感情深厚,倒是不知道谁学谁的更多了。

接下来,“念此忧如何,夜长忧向多”,这里连用两个“忧”字,基本就是在说,我已对相思与忧伤无能为力,想要不去想你,偏偏更想你,更担心你。“向”,近,这里意为逐渐之意。

“明镜尘匣中,宝瑟生网罗”,女子独自在家之时早已懒得打理妆容,也再不愿弹琴鼓瑟,两句明明只是诉说自己情形的诗句,却透露出无数的忧伤与思念。毕竟,没有你在的日子里,所有的风花雪月都不会再有,也都不会再让人开心起来。

乐府清商曲辞《子夜歌》有诗“自从别欢来,奁器了不开”,以至于“头乱不敢理,粉拂生黄衣”。“奁器”,古时女子梳妆之时使用的镜匣。是啊,心爱的人不在身边,留我孤独一人,只能痴痴地想念你,又哪里还会去理会粉拂之上都生了黄衣?

至于宝瑟之上结网罗这种事情,由它去吧,没有你在,它又能做什么?只要你回来,我们在一起,“琴瑟在御”,方有“岁月静好”;也才会有“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这样的欢乐才是我想要的。

这一首诗,真的如同一本忧伤的画册。一幅幅看似静止的画面,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一幕幕时时在侵袭你内心的感伤,让人不忍往后翻阅,却又明知是忧伤,偏还想要继续承受这画面带来的忧伤。

鲍照的诗,杜甫称其“俊逸”,而清人刘熙载称其“慷慨任气,磊落使才”,都是切实形容他的诗作风格的。这一首诗却毫无俊逸之气,读起来让人感觉悲凉,又有着那无可奈何的感伤,让人读之难忘,可以说它显现了豪侠之气满腹的鲍照诗作柔情伤感的一面。这样刚柔并济的鲍照,极擅长乐府,而南朝梁诗评家由于对乐府民歌的轻视,以及出于矫正时弊的用意,将其诗作列入中品,不得不说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