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3年9月,罗ト藏丹津乘雍正新立,胁迫青海各台吉(即有爵位的蒙古贵族在察罕托罗海会盟。从这次会盟开始,他便命令众人放弃清廷所封的王、贝勒、公等封号,恢复旧日称号,以便由他统御各部,称霸青蔵和反叛中央政府的企图昭若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初康熙之所以要给亲王察军丹津、郡王额尔德尼等人赐予相应爵位,为的是牵制罗ト藏丹津,二人也果然都拒绝附从和参加版乱。罗ト藏丹津图穷比现,先后对他们发动袭击,后者不敌,只得双双逃离并向清廷求援。罗ト藏丹津事发时,雍正刚刚即位不久,朝中需要处理的事务很多,而且自置准保藏”后,朝廷已把用兵重心转向准噶尔部,大军也随之移柱河西走廊,所以正并不希望这个时候在边疆用兵。权衡再三,他做了两手部署,即一面准备打一面派正在西宁的兵部待郎常寿去罗ト藏丹津生地沙拉图,传达朝廷旨意,令戴丹津罢兵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ト藏丹津正得意着呢,根本置若罔闻,他不但拘禁了常寿,还与西宁附近的塔尔寺喇嘛联合进行反叛。情况越来越严重,10月,叛军首先在西宁府周围发动进攻,他们到处攻城放抢劫财物,西宁城的四周遍地烽火,仅靠近城池的十余里范围内尚未受到躏。与此同时,在罗ト藏丹津煽动蛊惑下,西宁附近喇嘛寺院的僧人也纷纷披甲执械,站到叛乱势力一边,仅以塔尔寺为中心,就有二十余万人参加骚乱反叛。雍正别无选择,只能全力平叛。当月,他即授川陕总督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专掌平版军务。

年羹尧奉命从甘州军营移驻西宁后,立即进行部署:分兵防守,防止叛军进入甘肃内地;驻兵川西,截断叛军入蔵通路;请求雍正下达敕令,派重兵驻屯于新疆吐鲁番等地,用来隔绝叛军与准噶尔部的联系。高手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年羹尧几个棋子轻轻一摆,就把罗ト藏丹津纳入了他的战略包围之中。罗ト藏丹津自然也不甘示弱,见清廷平叛主力尚未到达,便先下手为强,指挥叛军对西宁展开了围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宁被围期间,雍正与年羹尧的书信来往从未中断。雍正在朱确中写道:“入秋以来,朕躬甚安,都中内外一切平静。”实际上,京城形势并没有他描述得这么好,有一次他出宫祭祀,负责警卫的隆科多报称有刺客,搜查祭案后虽没有发现什么,但足以令人心惊肉跳。雍正意识到这可能是允禩党所为。多年储位之争早就让人们斗红了眼,为了达到目的,彼此都不惜争取一切手段,他既然已先后对允糖、允被、允禵等人动了手,狠狠打击了各皇子党,允禩及其党人岂肯束手待毙?他们必然会伺机进行反击,而趁着雍正威望还不太高,地位尚不稳固,又处于塞外动荡的多事之秋进行暗杀,则不失为奇取政权的一个捷径。

自古以来,皇帝被刺杀并非没有先例,雍正固然拥有生杀予奇的无上权力,但他在明处,想要暗杀他的大臣在暗处,有时候也会防不胜防,尤其是在这种特殊时期更易出事。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只能固守京城,能不外出就尽量足不出户。康熙生前爱好出行,除了每年举行的木兰秋狝,东巡、西巡、南巡也从未断过,有时隆冬之际犹出塞打猎。雍正下诏罢鹰犬之贡,宫中所蓄养的珍禽异兽全部下令放出,一个不留,以此表示他不事游猎,不但东巡、西巡、南巡不搞,连秋狝也不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待到局势真正稳定之后,他才解释说,自己之所以不能像父亲那样秋狝,绝不是认为这只是简单的游猎而不应该做,实在是因为允祝、允糖“密结正党,潜蓄谋,遇事生波,中怀叵测”所致,“朕实有防范之心,不便远临边塞”。年突尧被雍正视为股肱之臣,虽远在边睡,但一直奉命参与朝中事务,所有正担心的这些事也都在君臣可讲可谈之列,尽管他并不能指望年笑尧立刻给他想出什么妙策,可是起码能用来分担心理压力。

他之所以在朱谕中对周国真实的安全状况及自身的焦虑只字不提,无外乎是不想让年羹尧分心,毕竟青海用兵太重要了,直接关系到他的皇位稳定与否,此役只能成功,不能失败。雍正在朱谕中说京城形势一片大好,年壳也在奏折中说成功指日可待。事当然不是这样,京城内不管如何隐伏杀机,皇帝总还是据于主动地位,西宁方面年羹尧的处境则要困难百倍不止,由于守军力量薄弱,域池随时有被攻破的可能,面一旦域破,便是尸山血海,年羹尧本人亦难述一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最危急的时候,年羹尧依旧镇定自若,不向皇帝叫一声苦,他一面用“空计”和“疑兵计”来拖延时间,以等待主力部队的到来,一边抽调精兵,准备化动为主动,对敌营实施夜袭。年羹尧长于用兵,据说有一年他率部与敌人作战,部队驻扎于野外,到了晚」三更时分,众人忽然听到有疾风从西边吹来,但是不ー会儿就沉寂无声了。一般人对此并不会特别关注,但是年尧不同,他据此判定敌人就埋伏在西南密林中,于是迅速叫来一位参将,命他带领三百骑兵前去搜杀敌人。

骑兵们不虚此行,在密林中发现敌人并将其全部歼灭。事后有人好奇地问年羹尧怎么能够根据一阵风,就知道林中蔵着敌人,年羹尧一语惊人:“那不是风!”疾风不会在一瞬间就消失掉,所以迅速消失的疾风绝不会是自然界的风,能是群鸟扇动翅膀的声音。半夜三更,群鸟騰空飞起,必定是出现了惊动它们的ん年尧已经提前侦察到,与军营相距十里的西南边有一处密林,林里栖息的鸟很多,他推测必然是敌人来此潜伏,所以鸟群才会受到惊扰突然飞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征讨青海,年奠尧一如既往地表现出了军事上的高水准。发起奇袭的前大,他传下命会,要求参加行动的官兵每人携带一片木板和一東,大家都不故,但军令如山,仍照做不误。第二天部队行军时被沼泽地所阻,年羹尧即令官兵们将草扔进沼泽地,然后再在上面上木板,以保证部队顺利通过,众人这才然大悟。版军倚仗沼泽之险,在防守上较为松懈,根本没有料到会神兵天降。奇袭大获成功,官军击破了叛军的营全,使之再无围攻西宁的实力和条件,也由此为青海一役莫定了胜利之基。

收到军情报告,雍正欣喜不已,乃至几乎与怡亲王允祥相拥而泣,他对年羹尧说:“真正累了你了,不但朕,怡亲王都心疼你落眼泪。阿弥陀佛,好一大险!到了这个时候,雍正才弄清年羹尧曾处于怎样艰危的境地,也オ知道年羹尧所上奏折背后的种种隐情一一原来,就在西宁危急之时,年愛亮毎写一折一字都用心良苦,就怕“朕心烦惊骇”!每个皇帝都有他所认为的君臣之道,雍正的特别之处在于他一方面拥有令人莫测高深的帝王心术,并且也用这种心术驾又大臣,但另一方面又有着非常深情的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雍正认识到年羹完如此为他着想时,简直感动到有些语无伦次。他把年羹尧真心待他的这些事告诉给最信任也最亲近的允祥、隆科多,说一次就流一次眼泪。在他写给年羹尧的朱谕中,也到处都是“你此番心行,朕实不知如何疼你”,或者“你待朕之意,朕全晓得就是矣”,或者“尔此等用心爱我处,朕皆体到”(写到忘情处,雍正甚至连皇帝习惯自称的“朕”都忘了,在最后一句里直接用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