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说:''成长的主要动力,来自和父母的分离。“父母保护、疼爱自己的孩子是天性,但要想教会孩子独立与自信责任与囚就必须要与孩子剥离开来,给他留出足够的空间,再用示弱的方式推动孩子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些家长认为在孩子面前干万不能表现出柔弱的一面,更不能求助于孩子,否则不仅会有损家长的权

威、颜面扫地,还会给孩子起到不好的示范作用。殊不知父母如果总是全力以赴,对所有事情都大包大揽,久而久之,孩子便产生了依懒心理,理所当然地认为父母可以为自己扫清一切障碍,他人的付出和给予都也是天经地义的。于是,孩子慢慢变成了一个躲在父母身后,不懂责任、也不懂感恩的巨婴。

因此,父母要学会适时退一步,偶尔在孩子面前示个弱,给孩子一个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让孩子感受成长的力量,体会付出的艰辛,才能学会感恩。

我们可以:在生活上示弱,增强孩子的自信和责任感。

根据发展心理学理论,2、3岁的孩子看见家人扫地、铺床、帮他穿衣服的时候,就会趋向于嚷着“让我来"。而当他独立活动的要求得到满足或受到支持时,就会表现出得意、高兴等情绪,出现自尊、自豪等自我肯定的态度。因此在幼儿时期,家长就可以在孩子面前示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晚上回到家,可以跟孩子说妈妈今天工作很累,有一些事情需要宝宝的帮助,并安排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孩子完成后,家长要及时给他一个拥抱、亲吻或用话语来表扬他。孩子通过帮助父母,意识到他已经是家庭里的一个独立个体了,同时也能增强他独立做事的自信心。

我们可以:在决策上示弱,让孩子更有主见。

诗人、国家一级作家骆晓戈教授有一位优秀的女儿,岸子一一浙江大学毕业,并且凭过硬的自身条件被公派到美国留学。

骆晓戈教育孩子的最大亮点就是在做家庭决策时,常常向女儿示弱,让她出谋划策。

比如,要添置家电时,就会对女儿说“哎呀,这两台电视机都很好,真不知道买哪个好。你帮帮妈妈选吧"。

等孩子稍大了点,骆晓戈还会向女儿详细通报家庭收入情况,让她帮忙做支出决策。渐渐地,孩子的决策和管理能力就越来越强。

我们可以:揭开家长的艰辛,教孩子学会感恩。

据调查资料显示,超过70%的小学生都认为父母的付出是天经地义,没什么过意不去的。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工作中的困难,还是生活上的不如意,父母都不必向孩子刻意隐瞒,更不必有补偿心理。在帮助孩子认清现实的同时,有意识地让孩子参与劳动,让他亲身体会生活的艰辛和父母为家庭付出的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也能感受到自己付出爱的快乐。当他渐渐长大,才会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今天我们带来了一些父母以示弱的方式促进孩子成长的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每天一小时,让我们做更棒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