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是个有底蕴的国家,在泱泱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中,创造了许多璀璨夺目的中华文化,并且延绵不绝传承至今。充分体现古人智慧的同时,也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如众所周知的俗语文化,就是古代文化的经典之作,虽然创造者多为劳动人民,但其现实意义却颇具普世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所谓“大道至简”,别看俗语虽小,但智慧却不容轻视,作为体现世事百态的最佳写照,即便横跨千年岁月,依然能够启人心智,震耳发聩,如能运用于身,想必生活也将一帆风顺。而今天要分享的这二句话,就是古往今来人们深信不疑的俗语精华,可谓字字箴言,句句受益终生!作为一脉相传的华夏子孙,更应当牢记这些人生教诲。

一、头梳千遍,病少一半。

说起这句俗语,想必大家早有耳闻。在许多人看来,梳发本是平常之事,尤其对于女性而言,更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不曾想,原来梳发还有强身健体的功效!那么,梳发必须千遍才能病少一半?或者这句话有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俗语的“千”是个量词,泛指多次的意思,并不是必须千次才行!如果真要如此,想必不仅自己累得要命,头皮也一定梳的发麻呢!当然啦,正确的梳发可以养生保健,在中医理论看来,头为脑之舍,是人体的“精明之府”,贯通全身经络。而合理的刺激头部,可以起到舒经活络,养发固根之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殊不知,这些容易小瞧的平常之事,却是很多古代名人的喜好,比如苏东坡就曾言:“梳头百余下,散发卧,熟寝至天明。”再如宋代诗坛大咖陆游,同样喜欢梳头,活了86岁才去世,尤其在“人到七十古来稀”的过去,确实难能可贵了。

二、吃饭大汗,一生白干。

大家都知道,汗是人类皮肤分泌的一种盐性液体。并且对人体非常重要,比如平日中的剧烈运动,就是通过出汗来散发热量调节体温的。而这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也是新陈代谢的必要环节,同时还助于排除毒素,为身体保驾护航,总之出汗对人类好处多多。然而有些人动不动就满头大汗,即便天气并不炎热,仍然大汗淋漓,显然这种出汗,早已超出了正常范畴,如此的话,不仅容易弄脏衣服,产生异味,还难免影响健康状态,如果不加以重视,长期下去肯定百害而无一利。那么出汗过多有何隐患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导致出汗过多的原因有很多,但不论哪一种,都是有害无益的。中医理论认为:“汗者,精气也”。这说明,汗其实就是人的精气所在,即汗血同源之理,试想一下,人们在饮食之后,经肠胃消化与吸收,会被人变为能量,而这种“能量”,就是中医所谓的“精血”。倘若我们一边补充能量,一边流汗,这不正是边补边漏了?再形象点理解,不恰恰是一生白干了!

所以说,对待身体健康,绝对马虎不得。反观当下,生活压力与日倍增,想要获得良好的休息环境,有时很难心随所愿。但是即便如此,也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要知道,夜晚人体新陈代谢较快,可以有效缓解疲劳与排出毒素,从而休养生息,让你精神焕发,准备新一天的到来。反之,如果睡眠不足,就难以恢复身体状态,如此久而久之,自然有损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者,适当的身体锻炼,也是必不可少的,毕竟运动是提高机能的最佳途径。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注重劳逸结合,也是健康生活的必需品。

话说回来,老祖宗这两句传世俗语,不论是否可以拿来借鉴,但其中对健康生活的美好向往,诚然值得我们引以为戒,毕竟身体才是人生第一财富,失去了健康,人生便失去了所有,一切的名利都将烟消云散,既然生活还要继续,那就从珍惜健康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