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26日上午在北京开幕,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协商议政。

1977年,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我们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从科技和教育着手。”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教育。”1987年,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庆黎在会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有关部署要求,切实发挥好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紧扣会议主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提出有价值、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教育强国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对我们这样一个十四亿多人口、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就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而教育关系子孙后代,涉及千家万户,和广大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迎接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收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