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说特想听》是个催泪的节目。

节目内容很简单,在镜头面前,让一些子女对着父母,说些平时不曾言及的心底话。

唐向末很克制说:“我童年真的没有那么开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得有一次,在家里,就因为一个小事情,我没做好,你揍了我一顿,把我牙齿都打掉了,你记得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母亲淡淡地说:“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她反问儿子:“那你恨我吗?

唐向末连忙解释:“不,我不恨你,我害怕你恨我。

他还列举了童年的各种不幸,甚至提及自己曾有轻生的念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母亲依旧不认错:“这都是小事,等你以后做父亲,你就知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唐向末怯怯地问:“难道你真的,从来没有觉得有对不起我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话音刚落,母亲脸色就变了。

“这个世界,有父母对不起小孩的吗?我管你也是为你好啊!我怎么就对不起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母亲还开始了对儿子的数落。

“你要这样想,我管你是为你好,没让你变坏,没让你成为小混混。

“你连妈妈生日都不记得,你还好意思说你孝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得出来,唐向末袒露心扉,只为等待母亲的道歉。

但事实却极具讽刺——母亲却认为他太过记仇,没有孝心。

不过,唐向末并不孤单,节目里,其他不被爱的孩子,同样也背负着不被理解的命运。

天天对母亲说:“爷爷奶奶去世之后,这个家就没了。妈妈的家,不是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含着泪,倾诉了一大堆委屈。

“你有送过我上学吗?没有;我想吃铁板烧,你给我买过吗?没有;我读书时,你给过我2块钱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于,就因为你们每天打架,我无时无刻不活在害怕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天天妈妈竟来一句神反问:“对啊,正常家庭不都这样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甚至指责儿子:“我认为你这心智不太成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这,不由得想起那句话:有些孩子,一生都在等父母道歉,而父母却一直在等孩子感恩。

这节目,我觉得就像是无数个家庭的缩影。

尤其没有爱的家。

这世界不被爱的孩子很多,就像不会做父母,甚至不配做父母的人,同样比比皆是。

小时候,因为没得选择,我们只能忍,甚至合理化父母的控制与暴行。

后来,终于熬到长大。

我们以为可以斩断过去,抹去阴影,重新选择一个自己想要的人生。

但弗洛伊德却说——童年的不幸,会伴随你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也确实如此。

  • 儿时恐惧父母,长大后,你可能会排斥亲密。

  • 儿时不被关注,长大后,自卑会缠绕你的一生。

察觉到这些之后,我们潜意识里恨,对妈妈的恨,对爸爸的恨,再也抑制不住,渐喷涌而出。

然而呢?

父母不会认错。

别说认错,他们几乎不可能会意识到自己问题。

他们甚至还理直气壮说:“这点小事你还记仇啊?真是个白眼狼。

不必说,你肯定委屈到极点。

并且,恨还会被激化,而你一旦偏要勉强,结果可能就是,被扣上“忤逆不孝”的帽子。

那么,对于一个童年不幸的孩子,该如何处理这份“恨”呢?

先放弃改变父母的妄想。

承认有些父母真的不爱自己孩子,并且,不再执着于父母的道歉,或他们态度上的转变。

然后,去看悲剧如何复制,看命运如何轮回。

这方面我算是比较有经验了。

因为我童年也挺惨。

家暴,打压,留守,缺爱,人格侮辱,一样不缺。

长大后,像所有不被爱的孩子一样,我对母亲怨恨越来越浓。

浓到有时,一回忆起童年,眼泪便不自觉流了下来。

可是,恨太浓,没地方发泄,会把自己憋坏的,咋办?

我从未向母亲表达过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身体不好,敏感多疑,传递怨恨,我怕对她打击太大。

没办法,别无他路,我只好试着了解,关于母亲的成长史。

外公是镇上出了名的浪子。

情人众多,责任感无,每天只顾解决自己温饱,从不管家人死活。

那是上个世纪70年代农村,而母亲又是村里最穷的一户。

吃糠咽菜,喝井水充饥,到垃圾场捡衣服穿,几乎覆盖了我母亲的整个童年。

我曾问母亲,她记忆最早期的一件事是什么。

母亲说:“你外公天天打你外婆,然后把外婆逼疯了,我在旁边哭,哭得很厉害。

我又问母亲,记忆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

母亲说:“哦,上小学吧!那时他们已经离婚,我是姐姐,才6岁,就担起家里的全部家务。

“有一次,我烧火做饭,那个火钳,在火炉里被烧得通红的钳子,掉在地上,我没看见,便打着赤脚一脚踩上去,然后,我脚一下就被烫焦了,一大块肉都烂掉了。”

我安慰母亲:“这一定很痛吧?”

母亲继续说:“痛是痛,但还是被你外公气得难过。我好几天下不了床,肉都烂得发臭,但你外公连个药都舍不得买,我那个难受啊,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都只是母亲的童年一角。

太多不幸,太多我所无法察觉到的苦难,都隐藏于母亲潜意识中,影响着她的一言一行。

如果再往上盘问,我外公为什么虐待孩子,那么,又可以追溯到他的灰色童年,以及那个面目可憎的父母······

就是这样,命运如此轮回,非个人能轻而易举扭转。

不过,我依然没有彻底原谅母亲。

事实上,我也没打算劝你们原谅自己父母。

因为伤害永远都在。

可如果你愿意去了解他们的成长史,你必然会解开一个谜团:噢!“父母不爱我”原来是这样形成的。

你不会再执着于“不甘心”与“为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或许还会恨,但不会再怨了。

因为你了解悲剧的形成,看到了命运背后更大的命运。

如此,在一定程度上,你会得以释然。

往回看,这是和自己和解。

至于如何往前看,如何怀着“恨”,去处理与父母的关系。

我的建议是:跟随你的感受走,千万不要被传统孝道所绑架。

其实很多人都不敢恨自己父母。

对,是不敢,是不断抑制自己的真实感受,然后进行自我欺骗:不可能!妈妈很爱我!我怎么可以怪自己妈妈!

经常这样压抑自己,久而久之,肯定会出问题。

像焦虑,抑郁,狂躁,都可能借此生发。

而逼迫我们必须爱父母的,无非就两个字:孝道。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没有父母不爱自己孩子”、“百善孝为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我的立场很简单,处理和父母关系时,尽量抛弃这些传统禁锢。

为避免有“劝人不孝”的嫌疑,我打个抽象点的比喻。

比如,你成长过程中,你父母对你的善待指数是20分。

现在你成年了。

迫于内心伤痕累累,对于孝敬父母,你只愿投入30分。

可是,按孝道,按习俗,你起码得投入80分,不然你就活活一个不孝子!要遭天谴!

要我说,那你就当个“不孝子”吧。

尊重自己感觉,允许自己恨和愤的流露。

纵使所有人骂你不孝,但我相信,老天爷会理解你的。

理解你记忆里,那些无法抹去的恐惧和不安。

理解你有个千疮百孔的童年,而今,你长大了,有选择权了,为自己活一次,不算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