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做胃镜,哪些人有必要做胃镜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是受到胃痛、胃出血折磨,那大部分人会愿意治好病接受胃镜检查,但对于症状不明显或较轻的人们接受起来就不是那么爽快了。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国家,胃癌好发于中老年人群,早期胃癌没有特异症状,医生劝患者做胃镜的目的之一就是需要排除潜在的胃癌隐患。

胃癌的早期表现非常隐秘,最先可能仅有胃粘膜的颜色发生了一点变化,目前的CT、彩超等技术无法捕捉到如此细小的变化,而胃镜结合肉眼观察与病理学分析可以对早期胃癌、癌前病变做出准确判断。这就是为什么在消化科,医生会根据病史建议上了年龄又没做过胃镜者进行胃镜检查,胃镜能排除或早期发现胃癌。

胃镜检查时是借助一条纤细、柔软的管子伸入胃中,通过底部镜子一样的探头,直视胃内部。胃镜直接观察到被检查部位的真实情况,更可通过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病理活检及细胞学检查,活检组织在显微镜下进行病理诊断,对大多数的胃病基本能一次就诊断清楚。

建议45~50岁以上就应做一次胃镜,胃部螺杆菌没有呈现阳性的状态或者没有高危因素3~5年一般不用再复查;如果做了胃镜发现有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或异性增生等胃癌的危险因素的人应结合医生建议进行复查。有人觉得胃镜很难受,但是相比于因回避而带来的后悔,因此该做胃镜时,就应该遵医嘱,千万别犹豫。

普通胃镜和无痛胃镜有什么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通胃镜与无痛胃镜效果相当。普通胃镜检查是在病人醒着时进行,首先局部麻醉在喉咙部进行,患者采取侧卧位弯曲双腿,在口中放置口腔垫,将胃镜放入口腔中。通过口腔垫到达舌根,指导患者做吞咽动作,使食管上开口打开。打开时沿开口将胃镜插入食管,依次检查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病变和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组织活检和其他内窥镜治疗。

无痛胃镜指麻醉下的胃镜,适用于疼痛耐受力较差,无法耐受普通胃镜的人群。首先要进行麻醉评估、医生安排麻醉方案,由专业的麻醉医生采用麻药起到镇静作用,使患者感觉不到痛苦,在睡眠状态下由胃镜医生进行胃镜检查,无痛胃镜在麻醉剂的作用下,患者无任何痛苦感觉,且平滑肌相对松弛,避免操作过程中产生呕吐、贲门撕裂等并发症,提高了检查的成功率。

但并不是人人都能享受无痛胃镜。年龄超过70岁,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有肺部疾病现在处于急性发作期,有精神疾病病史或颅脑外伤史,有多种药物过敏史,这都是无痛胃镜的相对或绝对禁忌症。

具体哪些运动可以达到养胃护胃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适当的运动能加强胃肠道的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改善腹腔血液循环,加强胃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缓解炎症进程,从而达到增强脾胃功能,促进其康复的效果。所以,从养胃健脾的角度来说,运动无疑是最佳养胃良药。具体推荐如下:

1、平卧式揉腹缓解胃积食

取平卧,用左手掌自上而下(从胃口到直肠底端)先轻后重推摩36下,换右手掌推摩36下。双手交替重复按摩3~5次,直推到腹内无积块,可改善食物积滞于胃,胃脘胀痛等症状。

2、跪坐式缓解胃痉挛

双膝跪地,从膝盖到脚趾都要接触地面,上身直立,双手下垂,缓慢坐下,双手自然放在膝上,保持正常呼吸。保持姿势约30秒,放松后再将上半身向前倾。重复3~5次,有助于消除胀气、胃痉挛、胃腹泻等。

3、俯卧式消除胃胀气

俯卧趴在床或地板上,全身放松,前额触碰地面,双腿伸直,双手弯曲与肩平放,手肘靠近身体,掌心向下。双手支撑,抬起头、胸部,双腿仍接触地面,直到感觉胸腹完全展开,保持该姿势约10秒钟。重复3~5次。

4、站立式缓解消化不良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站立,双手轻放膝上,身体微向前弯。深吸一口气,吐气时缓慢收缩腹部肌肉,让腹部肌肉呈凹陷状,不要勉强用力。保持姿势5~20秒,不要憋气,然后顺势将肺部气体排出,放松肌肉,重复4~7次。该动作对缓解胃部消化不良与便秘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