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月22日午间,富力地产在港发布2019年中期运营数据。

中报披露,2019年上半年,公司录得权益协议销售额为602.2亿元,同比上涨6%,已确认入账的营业额增加至350.5亿元。集团当前拥有土地储备权益可售建面6100万平方米。

此外,财报中还透露,根据富力现有的应占土地储备及可售资源,预计可满足集团未来四年至五年的发展。因此,富力地产下半年将对公开市场拿地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

作为补充低成本土地储备以及购入黄金地段土地的重要方式,今年上半年,富力已经成立城市更新集团。下半年,这个老牌“旧改王”的发展重点将再次回归到城市更新业务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富力地产成于旧改。

上个世纪90年代,广州城区的旧厂房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也严重影响了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破旧立新迫在眉睫。

关键时刻,富力地产敢为人先地站了出来,从广州荔湾区一个化工厂旧改项目起步,成为第一批参与旧厂改造的“造城者”之一。

截至2001年末,富力地产在广州一地已完成10个大型旧改项目,包括钢材厂、硫酸厂、锅炉厂等,总面积超过250万平方米。业内笑称“广州每一根烟囱的倒下,都有富力的一份功劳”,“旧改之王”从此加冕。

2003年,广州启动新一轮三旧改造项目。富力参与猎德村旧村改造,成就首个城中村改造典范,也成就了广州旧改的“猎德传奇”。随后,又打造了至今为止广州唯一一个由民企完成的旧村改造项目——杨箕村改造项目

20多年过去,富力集团已然成为以房地产开发为主营业务,同时在酒店发展、商业运营等领域多元发展的综合性集团。

然而,旧城改造已经成为富力的闪耀标签,深深植入在基因和骨髓中,成为这个企业最为核心的竞争力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斗转星移,富力地产一度沉寂。

今年7月底,富力地产一份“下半年原则上暂停拿地”的内部文件流出,忽然引爆了市场关注。

公司资金链紧张的猜测瞬间甚嚣尘上。

富力地产不回应,只在中报发布的前几日,默默将广州花都区田美村东南经济社旧村改造项目收入囊中。

一前一后,在富力的中报中,找到了谜底。

财报披露,由于去年已购入大量土地储备,富力地产上半年的土地收购活动较为温和,仅在中国22个城市以均价每平方米人民币2,700元购入建筑面积约650万平方米。

富力说,根据现有应占土地储备及可售资源,预计能够满足本集团未来四年至五年的发展,“凭藉手头充裕的土地储备及开发中项目,本集团于本年度下半年能够对增加土地储备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

不在公开市场拿地的底气,除了土储充沛,还有超大体量的城市更新项目撑腰

截至2019年6月30日,富力集团在全国已经参与超60个城市更新项目,光在广州这个“主战场”,已签订合作协议或意向合作的旧村项目就超过20个,其中就包括黄埔区笔村、茅岗村、白云区陈田村等数个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项目。

此外,乘着“粤港澳大湾区”的东风,富力地产已经提前在这片热土上多点布局。除了广州这个大本营,佛山、东莞、深圳、珠海、中山、东莞及清远都有富力城市更新项目的身影。而在省外,在太原、天津、郑州、西安等城市,富力也都已经落子。

财报透露,目前富力集团在全国的60个城市更新项目,涉及项目规划总面积超过6000万平方米。

据内部透露,为了推进城市更新业务,今年4月份,富力城市更新集团已经悄悄成立了。在各大房企都在裁员的大背景下,富力城市更新集团的编制人员已经超过了350人,未来还会进一步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阶段加大旧改投入,除了明面上“土地价格越来越高”的原因,还有对于当前市场需求和政策走向的深层次洞察。

首先,从市场方面看,随着土地开发强度逐渐上升,越来越多的城市有了城市更新的需求。

戴德梁行此前出具的一份报告指出,珠三角多个城市的土地开发强度均处于高位,其中深圳、东莞、中山、佛山及珠海5个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已超过30%,广州增城、从化等外围城区以耕地林地为主,因此整体开发强度较低,但主城区的土地开发强度则已超过48.9%,越秀区更是超过90%

其次,从政策走向方面看,今年6月,国务院提及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对于城市更新赋予了更多的定义。

这是一个“涉及居民上亿人”的决定,有专家初步估算,我国城镇需综合改造的老旧小区投资总额,可能高达4万亿。

这块大蛋糕,老牌“旧改之王”不可能看不到。旧城和旧村的微改造,无论是从长远的企业旧改品牌、还是从社会效益来说,都足够重要。

多年旧改,富力早就摸索出了村民、村集体、政府、企业“四方共赢”的原则。这一次,它踏准节奏加码城市更新,看来,在城市升级发展之外,是该好好期待一下富力即将到来的“升级焕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