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是一张复杂的大网,网罗社会方方面面无所不包,也正是因为这样,单独从一个视角看城市的某个侧面,就像盲人摸象一样,往往会得出夸张甚至吊诡的结论。

比如我们在讨论同一个城市的时候,不同消费水平的人对物价的感受差异很大。

富豪到了美国,会惊讶宝马、保时捷这样的豪车,在美国简直是打骨折的价格,普通人也能买来开开;但是家境一般的留学生就会抱怨,美国的学费、医疗费用实在是太贵了,国内十年的生活费在美国可能只够读一年书。

当大家谈论香港时,这种不同视角结论完全不同的情况也屡屡出现,我最近和一位做小生意的大姐谈起香港经济陷入困境,她就非常惊讶,“香港经济怎么会不行?那边东西可便宜了,我每年都专门去香港扫货呢,东西多还省钱!”

这当然是她的真实生活经验,但我们来看看另一组数据,1997年香港回归,那时香港的GDP占大陆的18.6%,弹丸之地却能量巨大,是当之无愧的“东方之珠”;然而,到2018年,香港的GDP仅占大陆的2.66%了,大陆走得太快,香港没能跟上我们的步伐。

总规模之间的比例发生了巨变,增速也是天差地别。

2019年第一季度,香港GDP增长率仅仅只有0.5%,而同一时期,深圳GDP增长率为7.6%,其他超一线城市的增长率也都超过了5%。经济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那为什么香港的产业没能高速发展,经济也陷入疲软,但商品依旧很有吸引力呢?

因为香港经济的实质定位就是大陆经济的进出口窗口。当西方国家对大陆进行经济限制乃至封锁时,香港就成为了大陆对外贸易的中转站,很多国内外商人都愿意走这条高速公路,那么收费站也就能从每次流转中赚钱。

扫货的大姐说香港东西便宜,那是因为自由贸易港的货物大多免征关税,而不是香港自己的产业做大做强降低了商品成本。

收费站当然是一门好生意,但是这也同时意味着,主要靠中转功能挣钱,就很难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香港只能依附大陆的巨大市场而存在。

时过境迁,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出口的门槛与限制明显减少,国内生产总值更是以每年增长数万亿的速度暴增,我们对收费中转站的需求渐渐减少了。

2013年,上海自贸区开建,一带一路的设想开始推行,中国对外贸易已经不再局限于香港转手了。

这一点,从空港吞吐量里也能明显看出,2018年,中国有三个城市的空港最为繁忙,分别是上海1.17亿人次、北京1亿人次和香港7.4千万人次,三大城市里,香港如今只能垫底。

贸易与物流业是香港第一大支柱产业,所谓贸易,有六成以上都是从大陆采购再转运到海外,然而一方面华东、华北等地区的贸易转运被上海分流,另一方面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了转运总量,导致香港支柱产业大受影响。

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一发却不由香港自己控制,大陆只是打了个喷嚏,香港便要闹一场风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从18年下半年到19年上半年香港经济乏力,这依然是表象,背后更大的问题,是贫富差距的剧烈分化,以及重要产业的寡头垄断。

贫富差距说个别例子没有意义,我和马云的财富取平均还有一千多亿美元呢,我们来看一个具体指标,叫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一个比例数值,在0到1之间,系数越小,说明年收入分配越平均;系数越大,说明收入差距越大,也就能反应贫富差距大,而且它还只计算了1年里的收入,不包括累计的财产。

那香港的基尼系数是多少呢?

据统计,2016年香港的基尼系数是0.539,而同年大陆的基尼系数是0.465

别看数值上区别不大,根据世界银行的分析,每差0.1都是一个不同的世界,一般认为0.6就是危险线了,表明贫富剧烈分化,可能引起社会动荡。

在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排名中,香港排在第15位,属于高危范围。

之所以贫富差距如此畸形,是因为香港的富豪几乎都是靠地产发家,最后做成了某些领域的垄断地位,不光把房价推到全球第一高,港口、零售、电讯等等,也都是富豪家的产业,而普通人从一出生就在变相给这些富豪“交税”。

和大陆房价最高的超一线城市相比,如果说北上广是足够优秀和努力就能争取扎根,那香港的普通老百姓却是几乎看不到希望。

从居住面积看,北京的人均面积是32.56平米,上海是36.7平米,还算是比较适合生存,而香港人均161呎,不到15平米,大家可以想象下两人挤在一间房里的生活状态,炒菜能把人呛死,情侣吵架了都没地方避一避。

最后,我们回到物价上来,看看经济数据是怎么说香港的实际物价的。

有一个指标叫生活成本指数,也就是把一个地区的各种生活必需品价格统计成数值,以便人们横向比较,假设拿同样的工资,在不同城市生活,哪里的生活成本更高。

2019年,全球生活成本指数最高的10个城市中,香港位列第一,和巴黎、新加坡并列,比美国纽约的物价还要高7%,而中国大陆没有一个城市上榜。

这个指标是以纽约为基准100分,其他城市分数上下浮动,换算一下,中国的城市中,香港的物价大概是上海的1.2倍,广州的1.4倍。

简单地说,"买在香港"和"活在香港"完全不是一码事,大陆游客去香港购物,是去占自由贸易港的免税优惠,而生活在香港的人,则要面对经济低迷、贫富差距严重、房价全球最高、生活成本全球最高......

从经济数据分析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全局分析,横纵对比,摆脱盲人摸象的迷茫,但同时,经济数据也难免有些冰冷,提起的是大势,而背后是一代青年的人生,是无数商人的事业抉择,是我们印象中无比美好的香港,居然真的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毫无疑问,香港的起点很高,可惜没有及时调整经济策略,而是在政治内耗中磋磨自己,在大富豪的垄断下艰难生存......就在同时,中国的其他大城市正奋力狂奔,所以最终,还是回到了那句话,经济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