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一组有关亚马逊雨林浓烟弥漫、火光冲天的图片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就此舆论开始重新审视了人类活动对于地球的影响。
过度砍伐森林资源导致的焚毁令人触目惊心,而令人更加痛心的是:“地球之肺”亚马逊雨林的火势燃烧已经超三个星期仍在蔓延,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这都是人类无以承受之痛。

亚马逊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其中20%的氧气来源于这里,10%的物种生活在这里。由于常年湿度高,年平均气温在27摄氏度,当一片树叶落到地面,细菌与微生物会立刻分解相关物质。而百分之九十的树根都在地下10厘米之内,重要的养分会立刻被表面植物吸收,通过千种交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有机体,造就了丰足的生态系统。

大火焚烧带来温度剧烈上升,湿度和蒸发率陡降,而原本植物根茎之间吸收养分的菌种开始脱水死亡,土壤也会发生化学变化,土壤中的氧化铁沉淀后在雨水冲刷后暴露出来,形成厚厚的淤积的红土,这种红土如同岩石一样,甚至连一根杂草都很难长出来。

据统计,从今年1月至今据卫星检测到的数据显示已发生大大小小的火灾超过7.2万起。7月,雨林被砍伐面积达2254平方公里,同比上升278%,亚马逊火灾发生率也从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5%。而已经被焚毁的雨林至少需要两个世纪才能自我修复成与原来相似的模样。此次大火严重破坏了各物种的栖息地,使得一些濒临灭绝的动植物无法继续生存,至少使500个物种受到威胁,而如美洲虎、巨型犰狳等物种仅仅能适应亚马逊的生存环境,栖息地的消失意味着这些物种的消亡。

地球正在受到全球气候变迁的影响,让大气层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六十五万年最高峰,海洋正在变暖变酸,作为海洋食物链基础的浮游生物,数量减少了73%(对比1960年数据),过去30年全球有上百万种生命形式灭绝,生物多样性的危机;全球各种天然栖息地受到威胁、海平面上升,50%的珊瑚礁不是已死就是在垂死挣扎。

地球是一颗孤单却充满生机的球体,由空气、水、风和泥土构成的活生生的有机体,而这一切都是有限的。人类同动植物共享相同的宇宙起源,某种层面上说,也拥有相同的本质和定律,也应该承担同样的责任,我们知道没有森林和河流,人类会灭亡,没有人类的存在,自然世界也会没有了秩序,万物再次陷入混沌中。

人类的贪婪追求加剧了森林的过度砍伐;通过毁灭环境带来经济的发展;在享受科技带来的生活舒适与便利的同时,也在与曾经存在的事物道别;我们在有限之地追求无限的经济成长。

我们需要呼吁对环境的改善,也需要多考虑一下如何永续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