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场最大的出行,主角只有一个,你自己。而其它的,只是这场旅行的美好花边。

——“花边”品牌广告语

原创女装服饰品牌的她

花边创办于2008年6月1日,那是经历了地震伤痛的年份迎来的第一个儿童节。原创女装服饰品牌。一个优秀的原创设计文化服饰品牌,给喜欢简单,随意,舒服,只为取悦自己而穿,而非为他人而穿的姑娘们。而花边的创办人,曾经亦是杂志的执行主编,广告人。如今则成了非著名服装设计师和业余摄影师。一名素食实践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是我们这期设计师的主人公——乔三儿,

她是北京“花边smileflower”原创文化服饰品牌创办人。

当科班生走进面料市场

说起这一路最操心的困难,乔三儿说,面料市场是最让刚开始创业的科班生万般煎熬的地方。服装设计不仅是设计,生产工艺和面料选材方面其实更专业。科班出身的人,到了面料市场,必须搞清各种面料的不同、其中的行业规则或者猫腻儿,否则前期必定会吃很多亏。乔三儿不懂这些,前期就吃了很多亏。但一步一步走过来,她们变得比那些做面料生意的人还要“事儿妈”,每个步骤的细节一点一点都提前确认好,还要不厌其烦地唠叨不同的合作商:“花边”要的是精品,需要的做工是精工,不是市面上的普通货,交个及格就行了。希望和“花边”合作时能用点儿心,和“花边”一起出一些精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起初,非科班出身的乔三儿甚至不懂原来T恤那种面料,行业内叫“针织品”;像平纹衬衫那种面料,行业内叫“梭织品”。而且这两种面料通常是分开经营和采购的,计量方式都不同。最有意思的是,有些生产合作厂家,有的只做针织品,有的只做梭织品。乔三儿询价时,以为针织品也按常规的一米多少钱来卖。结果人家说,你这不是批发啊,针织品按公斤卖,梭织品才按米卖。因为外行,所以发懵,发懵的结果就是被黑。但是一次次被黑下来,从开始特别傻,到第二次不太傻,到第三次就不再傻了。逐步变得轻车熟路,终于有一天,她可以说别人是新手了。

“花边”不只是卖服装

她的母亲原来是服装厂厂长。在母亲身边耳濡目染,从小的她就去服装厂里滚案子。所以对大桌子都特别有感情。

从决定做服装那天起,乔三儿就成了一只电动小马达,四处奔波。做设计、拍服装,每一款服装她都会尽量把快乐的设计融入其中:给小T恤加个花边,给羽绒服加个简单又有感的抽绳......她说生活就是积累,不断累积开心的想法,把它融入服装设计中,传达给更多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设计一款叫作“下午2:00的阳光”T恤系列,乔三儿独自坐在摄影室办公楼下的一堆木椅上,画下午两点的阳光照在绿地上,画绿地上的水柱喷起,画水花在阳光下闪着光,画旁边有流浪猫从草丛中偷偷地走过,画人们推着儿童车在花园中散步,或者顶着大太阳洗车......乔三儿这样拿着本子,一边看着一边画了几十个场景。她说这样的设计才能有阳光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花边”成为一个女性杂志的主要服装赞助商,也是民间公益换物活动的发起者和参与者。这些不仅给“花边”带来更多的关注,更让“花边”变得更加充实而美好。目前乔三儿没事还在跑市场,想寻找更多的创意店铺合作,给“花边”创造更多的展示平台。为了发展,也为了正能量能传播更远。

安于初心的踏实

目前,“花边”在网络上有着很多分销渠道,很多网络用户都喜爱“花边”风格的简单和舒服。但是“花边”销量也有惨淡的时候,对此,乔三儿也会很头疼,但她的处理方式则很直接,忘掉现有各种不好的局面,去做现在该做的事情,销量掉了,就去埋头做好新款和广告,做好拍摄和图片,做好价格和促销,问题自然而然就解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创业路上保持着正能量,于人于己是多么好的事。正如乔三儿所说,问题一直会存在,埋头解决。把创业变成一场永不散场的欢乐嘉年华。

共响圈点评:

随着服装行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品牌的问题。对于“原创设计服装品牌”一片繁荣景象的背后,是企业的举步维艰和品牌的势单力薄。可见一个拥有特别单纯梦想的她,做一个优秀正面能量的原创设计女装品牌。这未尝不是中国原创设计服装品牌快速做强做大的机会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