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到来的九月,我国部分省市将投入使用的普通高中统编语文教材,古诗文的数量占全部课文数的接近半数,其中古诗词达到了33首。《诗经·邶风·静女》入选于语文教材上册的古诗词诵读部分。

说起古诗词,我们有很多人喜欢,有很多人并不太感兴趣,但对于这些反映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名篇能够更多地出现在教科书中,我是举双手赞成的。如果没有这些优秀的作品,我们的文化传承将无法延续,而所谓的“革新”同样无以为继。

说回到今天的这首诗,说起来它在《国风》名篇中不是广为人知的那一类,但又属于好读又易记的那一类。先来看看全文。

诗经·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这首诗共3章12句,全文散发出一种轻松又温柔的甜蜜爱情气息,不用比兴,通篇铺陈,就像少年诗人在讲一段他与一位美丽少女的简短又浪漫的定情故事。

第一章大意说,我的那个女孩很漂亮,今天约好了在城楼上等我。可是等我到的时候,她却故意躲着不见我,把我急的抓耳挠腮,来回走动可又不知道如何是好。

《诗经》的魅力正是在这样的句子中展现,用字的精炼让人叹为观止。仅仅17个字就让我们仿佛看到一位美丽又俏皮的少女,带着爱的笑容,悄悄躲在城楼的某一处,看着那个与自己相爱的少年见不到她,急得抓耳挠腮、满脸涨红,却又不知道如何是好的可爱模样,真真是一幅极为灵动的画面。

此章第3句省略一个主语“她”,第4句省略一个主语“我”,分别对应着诗中的两个少年少女,而即使是这样,我们在读到这两句的时候也一下就能明白,并不会产生歧义,这就是精炼的用字,以及无缝连接前文的力量。

姝,美好貌,这是在《邶风》中首次出现,《周南》、《召南》中没有提及到这个词,不过随后的诗篇中开始频繁出现,比如《齐风·东方之日》有“东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

俟(音:四),等候意;爱,为“薆”(读音相同)的假借字,隐藏之意,《楚辞·离骚》中有“何琼佩之偃蹇兮,众薆然而蔽之”;踟蹰(音:迟除),徘徊不前的模样,我们所熟知的美男子潘安,也就是潘岳的《悼亡诗》中有“徘徊不忍去,徙倚步踟蹰”。

第二段大意讲到少女赠给少年一支彤管器,并且彤管器红光闪亮,他很喜欢。在这一章中,出现“娈”,意同“姝”,这种情况只是为诗歌复沓的需要,没有其它更多含义在其中,比如《诗经·召南·江有汜》中有“之子归,不我以”,后面2章分别用“不我与”、“不我过”,用意是一样的。

“贻”,意为赠、送,这在古时是常用的,与“投”或“遗”一般,常在互赠礼物时使用,比如乐府诗《羽林郎》中就有“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诗经·卫风·木瓜》中有“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古诗十九首》之《客从远方来》有“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中学的孩子们通过学习一首诗,再衍生开来掌握更多的古词义,这对于领会更多古诗文的文意是非常必要的。

“炜”,明亮、光亮;说,同“悦”,这个字在古诗文中出现的频率极高,不再赘述;怿,音同“义”,意为喜爱,两字并用仍然表示同样的词意。而接着的“女”,读过古文的人应该知道,很多时候结合上下文便知道,通“汝”,第3章的“女”字亦是如此,但本诗所指应该是彤管或下章所说物件,并非指人。

这首诗由于全篇用赋,并没有使用我们平常读到的《诗经》里很多诗篇惯用的重章叠句的手法,所以第3章仍然在说与前面不同的事。他说,你从城外带回来给我的白茅草,真是很漂亮还不同寻常,不过实际上也不是这白茅有多美,只是因为那是你送给我的。

所以第2章与第3章真正的重点在第3章的最后一句,“美人之贻”,我爱的美人儿送给我的礼物,自然是我喜欢的,与礼物是否漂亮或贵重无关。

这里“牧”为城外或郊外或野外,其实是一个意思,古时候出了城池之后基本上就到了荒野了;“荑”为一种草;很多释义认为“归”同“馈”,但我想“自牧归荑”应是省略了动词以及自然省却的主语与宾语,如果将放置在后面的词再放进来,补充之后成“(你)自牧归(带回)(洵美且异)(的)荑(送给我)”,这样也许才是更好的解释。

至于“匪”,在《诗经》中很常见,乃是不,不是的意思,拿一句较为熟悉的《诗经·邶风·柏舟》中诗句来比照,“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正是说我的心不是石头,也不是座席,不能随意翻转也不能随便卷起来。

这首诗没有像很多《诗经》中的其它名篇一样,赋、比、兴结合运用,又或者兴中有比、比又兼兴,那样的话,对于高中孩子理解接受的能力,又会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大概也因为这样,这首又优美又相对比较简单的情诗,才会被列入高中统编语文教材的上册吧。

当然具体的情况我并不知晓,也不知道高中阶段对于孩子们的古诗文能力要求又到底在什么程度,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特别是对于如今这一代生活在当前中国最好时代的孩子们,与我们这一辈内敛而克制的人相比,有着更强大的民族自信心和更为开放的胸怀。

在这样的情况下,让他们更多地接触我们最宝贵也是最值得传承的中华文化,无疑是一件非常值得赞赏的事情。温“故”而知“新”,学“故”以“致新”,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古诗文以充实自己的身心,并在此过程中顺着大时代的洪流大踏步向前迈进,才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