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水污染调研淄博队成员以“我与绿水长相依”为主题,走访了淄博市崔军村,晴照村和夏庄村,开展了关于水资源现状与污水处理情况的调研,并请村民们填写问卷。

在走访中,调查人员了解到,崔军村村里皆为统一供水,而且水质普通。地势较平缓,下雨时部分地区会出现积水的情况,以自然降水为主。附近靠近猪龙河,水量不大,水质较差,颜色浑浊,因某些小作坊把废水倒入河流中,所以现在已经散发出轻微的恶臭味。

调查时恰好赶上集市,因为人比较多且道路拥挤,大部分人行道都被商铺占用,所以商贩用的废水都倒在角落里,不仅使地面湿滑而且造成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一大早,调查人员就出发前往夏庄村和晴照村,据走访了解,夏庄村村里基本没有蓄水池或深井,都是统一供水,而且水质一般,自来水中消毒粉明显。由于地势较高,下雨时不会出现积水的情况,以自然降水为主,某些住户会接雨水来浇花或是种菜。

调查过程中发现,一层的住户会将废水直接泼到门前,这使废水无法再回收循环利用;同时,安装太阳能的居民,他们的管道与外界相连,有时可能会有大量的水流出,但没有采取措施致使其流失,说明居民对水资源的回收利用意识还不够强。

在这几日的调研中发现,大多数村民的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较弱,我们应增强节约意识,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政府也应加强监管力度,共同努力共同进步,早日实现与绿水长相依。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水污染调研淄博队成员以“我与绿水长相依”为主题,于7月26日至8月10日,走访了淄博市合顺店村、聂仙村、尧王村、渠村村和安里村,开展了关于水资源现状与污水处理情况的调研,并请村民们填写问卷。

调研队员走访了和顺店村,发现该村紧跟国家政策,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村委致力于带领村民走上小康生活。十三年前,村内就收购租赁了村民的耕地,改种树木,每年给村民发放耕地补贴,既改善了村内的环境质量,又帮助村民从农耕中解放出了劳动力,以便出去打工,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

几年前,顺应提高城镇化覆盖率和水平的国家政策,村内实行了旧村改造方略,帮助村民住上了大高楼,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除了村民的居住楼,还有房地产开发商来盖并向外出售商业楼,村内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变。

并且在国家法定节日时,例如:重阳节、中秋节、春节,村内会个村民发放节日礼品,如鱼、花生油、大米、鸡蛋等。

因旧村改造,所以村民排放的污水都被统一通过下水管道排放至污水处理处。

村民们处理污水大部分直接排入下水道,少部分泼到院子里或者门口外。

调研队员走访了聂仙村,发现本村近年来发展迅速,贯彻落实国家的政策方针,本着惠农政策开展村内的各项活动。村内脱贫率近年来大步上升,村内新修建了道路和健身娱乐设施,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村内的居住环境和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关于村里污水处理,调研队员了解到,村民将污水排放至下水道收集起来后,统一排入村子附近的三菱污水处理厂。由于村子距离污水处理厂较近,所以污水排放过程出现的污水排放不及时、污水外流等现象较少,村内的污水能够比较完全的通过正确方式处理。

村民大部分生活废水是通过下水道排放出去的,但是也不能完全保证所有的生活的废水正确的排放,每家都会例如存在往院子里泼水的不正确的污水处理方式。有些村民也会将水进行一水多用,例如洗菜的水浇花、涮拖把等。

在调查的村民中,约有百分之三十五的村民没有意识到污水的危害和污水处理的益处,不关心污水的排放和处理以及污水会带来的危害,约百分之六十五的村民意识到了污水带来的危害与现在水资源的稀缺性与重要性。但是这百分之六十五的村民虽然对污水处理有意识,却并没有完全的做到污水的正确排放,都有浪费水资源的情况。

调研人员来到尧王村,据了解尧王村近年来发展迅速,乡村振兴战略和惠农政策得到了极大地贯彻落实。村内脱贫率大步提升,村内新修建了道路和健身娱乐设施,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村内的居住环境和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扶助贫困户政策和养老体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

村民将污水排放至下水道收集起来后,统一排入村子附近的三菱污水处理厂。由于村子距离污水处理厂较近,所以污水排放过程出现的污水排放不及时、污水外流等现象较少,村内的污水还是能够比较完全的通过正确方式处理。

对于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遇到的的问题,从政府角度来看,有关政策还有待改进,并且应该大力加强监管力度,加强监督废水排放与处理过程,对回收利用废水上应加强政策与资金技术的支持。从村民角度来看,培育节约与环保意识,遵守政策与法律要求,节约用水的同时不乱排放。

调研人员走访了渠村村,据了解该村近年来发展迅速,乡村振兴战略和惠农政策得到了极大地贯彻落实。村内建了几栋楼房,部分村民住上了楼房。村内脱贫率也大步提升,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村内的居住环境和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扶助贫困户政策和养老体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

楼房区的村民污水通过统一的下水道排放,蒸发量和损失量较少。平房区的污水大多排入下水道,部分泼到院子里或者门口外,少数会有一水多用的意识。

在调查的村民中,约有百分之二十的村民没有意识到污水的危害和污水处理的益处,不关心污水的排放和处理以及污水会带来的危害,约百分之八十的村民意识到了污水带来的危害与现在水资源的稀缺性与重要性。但是这百分之八十的村民虽然对污水处理有意识,却并没有完全的做到污水的正确排放,都有浪费水资源的情况。其中有百分之二的村民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约百分之十五的村民觉得污水处理是件费时费力、投资高、见利慢的事情。其他的村民则认为污水处理是件紧跟国家发展步伐,有前途,会在将来得到快速发展的行业。

调查人员前往安里村进行调研,了解到本村污水最终排入污水处理厂。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政府方面,应更加注重废水的回收利用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和科技支持。村委方面,不打折扣的贯彻落实上面的方针政策,加强村内污水排放的监管;对村民加大有关污水知识的科普教育。村民方面,没有很好地保护环境节约水资源的意识,应该加强对其的宣传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些村民对污水处理提出了一些建议,上面应给予足够的资金与技术的支持,多加呼吁宣传。首先得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村民才有心思关注污水的排放与处理。应多管齐下多方面的宣传教育等。

本次淄博市水资源调查收获颇丰,水污染的防护与治理不仅是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更是每个人责任和义务。水污染防护与治理只有启于源头,并在过程中加以管理,才能实现与绿水长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