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虽说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物质有其重要的功能但是也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正常范围)。简单地说如果血脂过多,容易造成“血稠”,沉积在血管壁上,逐渐形成小“斑块”,并日益增多、增大,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严重时还会中断血流。就像热水器水管中的水垢越积越多,最终堵塞水管,水流越来越慢,严重时流不出水来一样。

但也有不少血脂增高的人只是单项指标出现异常而已。如果血液中胆固醇浓度过高的话,即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过高,也可对许多脏器产生危害,特别是可以在血管壁内沉积形成斑块,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导致管腔狭窄,引起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因此,当血液中胆固醇异常增高时,发生心脏病的危险性也会相应地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任何甘油三酯来源过多(包括进食和自身合成)或分解代谢障碍或两者兼有均可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如果血液中的甘油三酯过高,可增加患者的凝血倾向,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也同样会导致血管管腔狭窄,引发心肌梗死、冠心病等。

过多的脂质不仅会沉积在心脏的冠状动脉上,还会沉积在身体其他地方的血管上,如果沉积在脑血管上,就会引起脑血管硬化,引起脑血栓、脑溢血;如果沉积在肝脏上,则会引起脂肪肝;如果沉积在肾脏血管上,还会引起肾结石,加速肾功能衰竭;如果过多的脂质沉积在下肢血管上,时间一长就会引起下肢坏死,乃至痪。

此外,高血脂还可引发高血压,诱发胆结石、胰腺炎,使肝炎加重,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老年性痴呆等疾病还会影响视力与听力。最新研究提示高血脂还可能与癌症的发生有关。

习惯“三个三”

●三个“半分钟”

美国科学家发现,很多病人白天状况很好,夜里突然就死了。奇怪,怎么会白天好好的,夜里死了呢?后来才知道是夜里起来太快突然的体位变化造成体位性低血压(又叫直立性脱虚或位置性低血压),致使脑缺血,头晕,晕倒,一下子就造成了脑外伤,有的人由脑缺血变成了脑血栓,有的人突然心脏缺血,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所以经常有夜里突然体位变化而造成意外的情况而这种情况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夜里醒过来,在床上先躺半分钟,不要马上起来,坐起来半分钟,两腿下垂半分钟,经过三个半分钟,你再起床上厕所就没有问题了注意三个半分钟,不花一分钱,却可以减少或防止很多病人猝死或发生意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个“半小时”

三个半小时,是早上活动半小时,跑步、做体操都可以,中午午睡半小时,晚上散步半小时。

午睡很重要,有午睡习惯的人冠心病死亡率明显比没有午睡习惯的人低,只要每天坚持午睡半个小时,冠心病死亡率可减少30%。因为午睡这段时间,血压是低谷,心脏因而得到了保 护。上班后血压一直居高不下,午间小憩后,血压会降下来,下午再上班精神也好。按照生物钟节律,该休息还得休息,工作再忙,也不要连续工作24小时工作,“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避免两个三联症

第一个是三联症“寒冷、劳累、清晨”。

来寒流后下雪天的第二个早上,冠心病、猝死发病率最高。上午6点到11点是“魔鬼时间”,这时候心脏血管负担最大;另外,清晨时,经过一夜的休息、代谢、排泄,体液浓缩,血液最黏稠,交感神经最兴奋,血管收缩物质渐增寒冷又加剧了这种情况。此时心脏耗氧量最多,血管阻力大,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患者就容易造成猝死事件!所以冬天来寒流的第二天早上应格外小心第二个三联症,就是“饱餐、饮酒、兴奋(激动)”,易造成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应注意避免。

事实上,我们是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特别是饮食习惯来预防血脂升高的。俗话说病从口人”,预防血脂升高首先要把好“口”这一关,再辅以其他措施。

●凡是肥胖者要控制饮食,控制摄入量,增加消耗,使体重逐渐恢复到标准体重(身高(cm)-体重(kg))。

●平素饮食要尽量以低脂、低胆固醇适量蛋白质的食物为宜,少食动物内脏及一些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减少肥肉、黄油、鸡蛋的食入量,增加家常食物,如瘦肉、鱼、人造黄油等的食入量,这能使人的血清胆固醇平均含量明显降低。

●多吃新鲜绿色蔬菜和水果及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可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

●多补充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月见草油酸来辅助降血脂。月见草油酸可以溶解脂肪,对脂肪代谢起重要作用,不仅能明显抑制血浆和肝脏中胆固醇水平的上升,还能促进脂类化合物的排出。

月见草油酸通过动脉面膜效应明显降低凝聚作用,降低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从而降低血球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性,使血黏度降低;同时降低毛细血管削脆性、增强其抗力,对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餐饮食要适当,不宜暴饮暴食。忌烟限酒。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胆结石等。

●坚持体育锻炼,每天坚持运动至少30分钟,任何运动都可以,包括做家务,否则你的体重将会以每年2公斤的速度增长。可不要小瞧这2公斤,时间长了,极为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