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卖家在群里爆料,其公司前人事离职几个月后,又伪造离职证明修改离职时间,并起诉公司赔偿其“欠薪”,共计11万元人民币。且因其岗位的特殊性,原来聘用的合同已被带走,公章也被其有预谋的偷盖,卖家苦无证据非常被动。而事后该卖家才发现,所谓的“前人事”,在此之前已通过同样的手法,先后起诉过七家公司来不当获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卖家的求助消息一经发出,在群里炸开了锅,不少卖家为其支招。同时也有更多的卖家跳出来,控诉员工让自己“很受伤”的经历:

运营实习生到公司偷数据的;
员工在外私自开店,抄袭公司店铺的;
表面来应聘工作,实际来窃取公司内部资料的;
还有竞争对手安插派来卧底的……
跨境企业每天都在上演“无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跨境电商行业人才问题严峻

其实,这还只是跨境电商企业在人才管理问题上的冰山一角。真正的人才难得,“招不到人”、“招到人又留不住人”、“用人成本不断攀升”,这些问题更令跨境企业老板头昏脑胀。

1.招工难:

众所周知,深圳作为跨境电商的前沿阵地,汇聚了全国最顶尖的跨境电商企业、卖家和人才。但对于深圳卖家来说,“招不到人”也仍然是常态,更不必说深圳以外的地区,人才更成了稀缺的资源。

广州转型卖家在接受雨果网采访时不止一次提到“人才难得”,他甚至表示:“如果能招到专业的运营人才,我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只要能力够工资多少不是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跳槽率高:

“每过一次年,运营人员基本就要换一批。”对于不少深圳跨境电商企业来说,这种现象已经见怪不怪了。尤其每年Q4旺季过后,也往往是员工跳槽离职的高峰。而这种频繁跳槽的现象不仅存在于跨境电商卖家间,就连跨境电商服务商也难逃怪圈。也许你会发现朋友圈里前两个月还在发“注册VAT商标”广告的业务员,最近却又在做“账号解冻”、“刷单”、“货代”……

3.用人成本上涨

业内人士反馈道,当前在深圳想要找到一个比较好的运营,工资最起码是8000以上,即便在内地二三线城市基本上也要4000-5000才能招到应届毕业生,人工成本越来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