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法律小茶馆的听友,你们好,我是周密律师。

点击收听音频节目:https://www.ximalaya.com/jiaoyu/26789533/

或者在喜马拉雅FM搜索《法律小茶馆》

手机微信付款,大伙都用过。手指一点,转账付款立刻完成。轻松又愉快。可话说回来,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手机支付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有可能带来麻烦。这不,有一位听友,就因为微信转账多了一件烦心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友小乔找人代购了一件商品,通过微信支付转了1000多块钱。过了好几个礼拜了还不见东西送到,小乔老大不乐意的打电话催。可人家说了,您多咱买的啊?我们没收到您钱啊!小乔登时就炸了,哎,我这暴脾气,代购不靠谱啊!

吵了几句挂断电话,小乔回头检查转款记录。这一看不要紧,才发现自己当初转账的时候没仔细看,把钱误转给了其他微信好友。这下小乔明白了,骂错人了。再连忙联系真正的收款人,嘿,你猜怎么着,人家给他拉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收款人跟小乔不怎么熟悉,就知道叫小来。小乔托朋友找到小来,说明了来龙去脉,并要求返还那1000多块钱。但小来表示,一口咬定压根没有收到过小乔的钱。碰上这样的人,小乔也没工夫跟他磨牙,直接诉至法院,要求小来返还该笔款项。

法院开庭的时候,小来气鼓鼓的,一直叫唤着,没有,没这回事,谁拿着钱谁是孙子。那嗓门比小乔大,看起来比小乔还冤得慌。但是小乔可以证明自己向小来转账的事实,而小来手机的微信转账记录已被清空。这可怎么办?

有办法!法院联系了腾讯公司,查到了小来账单,的确收到过这笔钱。面对证据小来脸红了,没词了。其实,这个事里面埋着一个法律点,那就是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民法总则》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因此,若有不当得利事件发生,受损方要及时联系对方退还所得利益,受益方也负有返还的义务。结果法院也是依据这个条文判决小来还钱。而且承担了案件受理费。您说这个小来,折腾半天不说,丢人又赔钱。何苦来呢。

这正是,“手机转账真痛快,出了麻烦不应该。劝君动钱心仔细,不教小人上门来”。

如果有朋友您在生活、工作中有什么烦心事,麻烦事,您尽管来找我,我在法律小茶馆等着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