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费互联网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等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当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当流量到达天花板时,互联网企业该如何谋求新的方向?

中国互联网协会在2010年《振兴上海互联网产业研究报告》中提出:「互联网产业发展要以消费型互联网与生产型互联网并举方针」;麦肯锡报告(2014)也指出:「过去中国互联网发展是以消费者而不是以企业为导向的,这一现象正在发生变化。」改变的方向指向了产业互联网。

产业互联网也被称作商业新大陆,在制造业、工业等传统行业互联网的作用似乎并没有被发挥,那我们为什么不在传统行业尝试用产业互联网方式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产业互联网掀起热潮,大多数企业都在尝试搭建各自所在领域的的产业互联网平台,但结果却不是大团圆的局面,有的企业做的风生水起,有的战局惨败,以失败而告终。

0 1赶上互联网的班车,却没搞懂班车的始终

看到产业互联网的利好,企业纷纷行动争取成为行业的领头羊,开始就投入百万资金开发门户,创建一个技术团队,没日没夜的搞网站搭建,搞一个交易平台,搞一个IT系统,觉得跟互联网挂钩就是产业互联网的开端,接着建好网站、交易系统、CRM、商城、支付结算体系等等,觉得成功就不远了,殊不知好像与想象的有些差距。

商城网站看起来红红火火,可就是很少有客户来商城进行交易,没有真实的流量与业务,就像披着羊皮的狼,徒有其表。披上功能齐全但不合体的互联网外壳,并不等于真正成为一个互联网平台。 系统最直接服务的主体都是客户,平台业务都没有搞清楚就搞系统,就像上班坐车一样,虽然是同一班车,没搞懂始发站与终点站,就上去,起的再早都成无用功了。 正常的逻辑应该是站在整个产业链视角,解构产业链,确定商业模式和业务模式,把基本业务跑通一轮后再搞系统。
02没有搞懂产品服务客户是谁?

无论你身在什么行业,想要做什么产品,首先要明白产品将来为谁服务?这是商业模式的第一个问题。但是一开始做产业互联网平台,突然发现目标定位有点模糊,产业互联网是服务整个产业生态,面向全产业链条的利益相关者,这种角色的转换,该选择谁作为客户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整个产业链所有机构都是客户,不想错过任何的机遇,结果发现一口吃天,无处着力!

有人说中间商是阻碍,选择了消灭中间商为己任,虽然自己也是中间商出身!

有人从外行闯入选择了要缩短供应链,改变供应链的各环节,希望降本增效!

但很多时候都是失败的,在客户选择的问题上打转转。

看似是正确的的选择,但经过实践的检验却是失败的

那应该怎么选择客户呢?

第一个方法:从自身禀赋、基因出发选择客户。

在一定程度上出身决定“客户是谁”! 不同于 to C,每个人自己就是消费者,有“客户同理心”,但是产业却是隔行如隔山,即使同一个行业的不同环节也有不同的机理! 要想服务好客户就要懂客户,懂客户的人首先熟悉行业,跳出“客户范畴”来看客户! 例如,做生产出身的企业家就应该以生产企业作为客户切入构建产业链平台。 而以流通出身的企业家就应该以流通商为客户切入构建产业链平台,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才会觉得如鱼得水!

第二个方法:分析平台可以给客户带来的可能价值。

B2B平台那么多,客户为什么要选择你的平台,无非是以同样的产品谋求更高的利润空间,所以说测算一下通过集采或者平台其他服务模式可以为客户降低多少成本,并衡量所降低的成本与产品毛利的比例。

就拿现在集采来说,为什么很多大宗商品采购商都看好集采模式呢?

B2B “集采分销”不仅将企业采购货物、资金和服务集中化,极大降本增效, 而且有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建采易作为企业的集采平台,以“你需求我采购”的模式,同时以各项目需求为中心,将土建及水电未分包部分重点安装材料与施工分离,将目前新工程的主要材料进行搜集汇总至建采,由建采易对各项目材料进行统一集中梳理后与各集采合作供应商进行集中询价、比价、议价后,确定最优供应商,充分发挥建采易平台集采的优势。

在开始网上一键发布集采需求之前,请遵循以下流程:入驻集采易平台 → 完成企业认证 → 开通集采业务 → 一键发布集采需求

成本低廉的产品、优质的供应商你都会拥有。

03业务大而全的堆砌

很多平台一开始就想把交易、金融、物流、大数据等等模块的业务全部上线或者全部推出来。这也是一个问题,业务应该分主次、分前后。很多平台都在幻想着平台一上线就可以提供ABCD等等各种服务,于是乎想一下子全部上线,但是发现落不了地。

如何合理规划业务发展?

首先选择商品品类和共性职能:一个产业互联网平台面对的商品品类有很多,不可能都做,要选择一个细分品类作为切入点。要选择共性度高,规模大,流通性好,标准化程度高的,上下游资信好的品类切入。

平台本质就是把客户的共性职能以集约化服务的方式产生单一主体难以达到的成本或者效率优势。

选择某一个商品品类、客户的某项共性职能作为主业务的切入点。当然主业务选择还有很多标准可以参考,比如是否高频交易、平台数据获得贡献度等等。

确定好商品品类和共性职能之后,要进行产品的成本费用结构分析。目的是确定如何盈利,从哪个环节切入盈利,现在的赢利点与未来的盈利点选择,不能简单地业务罗列。产业互联网平台的终极追求就是要降本增效,所以就要分析成本和费用到底在哪儿,可以从哪儿切入。

虽然产业互联网平台是俯视产业链,要整体优化产业链格局的,但是必须起于细微! 要优化,必须先解构产业链,解析到细小的成本费用构成,机会可能就在某一个细分点上。 起源是细微的,但优化是全局的! 必须以产业链的视角横向整合资源,纵向打通产业链,细致入微! 产业互联网平台大厦的地基必须深深扎入产业链的土壤里,构建产业互联网不是建立互联网的空中楼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 语
产业互联网毋庸置疑是互联网的下半场,是大势所趋,尤其是5G对所有基础设施的改造会让产业互联网蓬勃发展,但是怎么走的弯路少一点,少付出点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也是大家必须要考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往期 精彩回顾 行情 | 中国钢材价格仍处于震荡格局中,是向上还是向下呢? 必看 | 解决农民工欠薪、劳务碰瓷,这个平台值得拥有!
操作指南 | 商家入驻建采易平台如何操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采易,为您提供专业可靠的 一站式建筑行业整体资源解决方案建采商城、在线采购、在线招投标政策解读、建筑行业舆情分析......建采易全都有!

欢迎亲爱的朋友们,留言交流! 更多资讯,欢迎关注建采易订阅号建采网https://www.jiancaiyi.com▍编辑:建采易订阅号 ▍参考:万联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嗨,你还在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