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望收兵之后,庆幸自己有备,才打了一个大胜仗。次日升帐,宗望召见康王赵构和张邦昌,怒斥宋军夜袭金营,违反了协议。张邦昌吓得哭了起来,康王赵构却站立当场,泰然自若,毫无畏惧之色。

宗望挥手让他们退下,回头对王汭说,宋朝这个亲王是一个冒牌货,恐怕是个将门之后。并命令王汭马上去见宋朝皇帝,要他们换人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汭奉命来到东京,要求李邦彦更换人质,并说宋兵夜袭金营,违约背盟,他们的元帅很不高兴。

李邦彦一个劲地赔礼道歉,说劫营是李纲、姚平仲两个干的,朝廷也是后来才知道。并答应王汭,他将奏请皇上,严惩李纲、姚平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桓为了迎合金人,下诏罢免了李纲的一切职务,并派宇文虚中随王汭一起到金营去赔礼道歉。没有原则,没有正义,没有骨气,没有脊梁,这就是国难中的一群当政者。

赵桓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罢免李纲、种师道,会激起巨大反响。数百名太学生在陈东的带领下,到宣德门外的登闻鼓院递交请愿书,强烈要求恢复李纲的职务,让李纲和老将种师道带领军民保卫京城。同时还请求罢免李邦彦、张邦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登闻鼓院是朝廷接受下级官员及老百姓诉状的地方。院外架了一面大鼓,叫登闻鼓。对于这面鼓,史书有很多记载,民间也有传说,趣事很多。

北宋初,有个市民丢失了一头猪,竟也跑去击鼓,而院吏居然也将这件事上报给皇帝。赵匡胤听了不但没有怪罪,反而十分高兴,除了赏钱抚慰那个人外,还给赵普下了一道手诏:“今日有人击登闻鼓问朕,寻觅亡猪。朕又何以见他的猪呀?但与卿共喜者,知道天下没有冤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常,登闻鼓院有专人值班,负责受理投诉案件,金军攻城后,这里的人也就没有心思上班了,登闻鼓院的官吏唱起了空城计。太学生们见朝廷没有人理睬,一怒之下,就敲响了登闻鼓。

赵桓是一个没有主张的皇帝,他询问吴敏该怎么办,吴敏说,宣德门已经集聚了上万人,而且越来越多,要想平息这件事,除了重新起用李纲,别无他法赵桓皱起了眉头,立即传召李彦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彦邦在入朝途中,被围观的民众看见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打死这个奸贼!”顷刻之间,乱石如雨点般飞向李彦邦,幸亏禁军前来保护才使得李彦邦没有被当场打死。李彦邦进见的时候,脸色惨白,浑身颤抖。

赵桓见李彦邦狼狈不堪的惨状,心里也着慌。正在这个时候,殿前都指挥王宗濋进来报告,说外面的人越聚越多,叫禁军驱赶,禁军们不但不驱赶,反而还站在那里议论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心难违呀!”吴敏着急地说,“再拖下去,恐怕真要激起民变了。”赵桓害怕了,外有金兵围城,求和还没有结果,内部如果再激起民变,宋朝也就要完蛋了。他急忙命太监朱拱之去宣召李纲进宫。

朱拱之原是王黼、梁师成的心腹,现在又是李邦彦的密友,李邦彦主和,李纲主战,他当然不想重新起用李纲,他带着十几名太监出去溜了圈,回来说找不到李纲,有个小黄门悄悄地把这件事捅了出来,愤怒的人群怒不可遏,一拥而上,将朱拱之和那十几个太监活活地打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桓知道众怒难犯,命户部尚书聂昌传旨,恢复李纲尚书右丞之职还兼任京城四壁防御使。聂昌是个聪明人,刚走出门,就将圣旨高高举起,大声说:“皇上有旨,重新起用李大人!”大众这才吹呼万岁。

赵桓又宣召城外的种师道进城,当种师道进城的时候,大家担心有假,拦住车子,非要掀开车帘子看看,确认是种师道后,高兴地说:“果然是我们的种老相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这才慢慢散去次日早朝,耿南仲、王孝迪等人提出,将带头闹事的太学生杀一批关一批。吴敏坚决反对,他说太学生是出于正义,忠于朝廷,朱拱之逆命抗旨,阳奉阴违,激怒了众人,打死了是他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如今是同仇敌忾,共同对付外敌的时候,不应该打击太学生们的爱国热情。

赵桓这一次总算没有糊涂,决定不追究这些学生的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东等太学生的这次请愿,在历史上称为“伏阙上书”,这是中国古代少有的一次学生爱国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