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 ◆ ◆ ◆

大家好,我是刚刚好的2278号家长。今年5月份,伦老师带着我参加了刚刚好家长汇的塔罗沙龙。

当时的我渴望与抛弃我的亲生父母重逢,日思夜想的念头令我陷入手足无措的境地。

在我有记忆以来,我从来没有跟自己的亲生母亲接触过生活过,甚至我也曾告诫过自己,如果我再碰到他们我一定要转身就走,我不会原谅他们这样对我。

可是现在我为什么又那么急切地想跟他们重逢呢?我为自己的念头感到不可思议和迷茫。

那次陈杰老师帮我用塔罗牌做了个案,让我看见“母亲”这个角色在我心中的地位。

01

由于从小被亲生父母遗弃,养母又过早地因疾病离开了我,母亲这个角色长时间缺位,导致我严重缺乏安全感以及渴望认同感。

我一直以为,我现在已经成年了独立了,我不再像小时候一样需要母亲,母亲这个角色对我的影响已经很小了。

事实上,塔罗沙龙上,陈杰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很需要我的妈妈,渴望妈妈的爱。

是的,我从来不敢承认和面对这个事实,我不愿意承认自己内心仍是个需要妈妈的孩子。

那一刻压抑在内心的渴望和埋藏情感瞬间引燃,眼泪滚滚而下。塔罗咨询过后,我的心平静许多,彷徨的内心似乎找到了归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周后,伦老师邀请问我参加竞强老师的公开沙龙《亲子关系的构建》,我如约参加。

虽说现在我还未为人母,但我知道亲子关系和父母关系其实一体,也能化解问我也父母之间的问题。

当时竞强老师说过一个观点,我无比认同。他说:“每个人的生命力源自于父母,我们从父母得到的爱和力量,滋养着我们的漫漫人生路。这个世上没有坏人,只是因为内心没有力量创造积极正面的人生。

因为这番话,我加入了《家和万事兴》这个课程。

到目前为止,由于我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的影响,我也仅仅参加过两次工作坊,但短短两次工作坊,却让我改变收获颇多。

02

第一次参加工作坊,我主动做了个案,我的诉求是,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这种在意让我活得无比的疲惫。

竞强老师帮我梳理了我和我的养父母、奶奶以及亲生母亲的关系。

做个案前,我从不知道自己从养父母的家庭中得到那么多的爱和力量,我被那么多人爱着,因为他们,我成长成一个有能力爱别人的人。

也因为从小目睹养母的悲惨命运和养父对家庭的不负责任,让我对养母一直心存愧疚,对养父心存埋怨,带着愧疚和埋怨让我活得无比疲惫。

因为这次有效的连接和梳理,我和我最亲近的家人的关系瞬间就顺畅许多,我看到他们给我的爱,看到父亲的不容易。养父母家庭没有给我一个完整的家庭,他们却给了我完整的爱,支撑我在漫漫人生路勇敢前行。

亲生母亲那部分始终没有链接上,竞强老师说没关系,养父母家庭给我的力量已经足以支撑我走得很远了。

这次个案以后,发生了很神奇的东西,我没有再纠结于与亲生父母的关系,仿佛这个念头从未出现过一样。

第二次个案,我找到陈杰老师,我想梳理我和大姨的关系,我认为我在人际关系中的不自信源自于我在我大姨家的这段经历。

在我养母离世后,我被寄养在我大姨家,寄人篱下的生活让我变得更加敏感和不安。

从我大姨家离开以后,我很长一段时间陷入自我怀疑的阴影里,我常常感到别人不喜欢我,我很害怕别人不喜欢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以为这些心理问题都来自于我的大姨一家,然而这次梳理,又再一次颠覆了我的猜想。

塔罗个案时,我很明显感觉到自己不能进入情境,因为我的这些心理问题不是源自于我大姨对我的影响,而是“母亲”这个角色一次次离我而去,这种被抛弃的感觉让我感到恐惧。

事实上,在我去到大姨家后,她告诉我她会把我当成亲女儿一样,我相信她说的话,我也在心里尝试把她带入我的母亲这个角色。

然而在我努力进入这个角色以后,我发现我的大姨没有如她所说的,把我当成女儿。巨大的心理落差,让我的身体和思想不自主地回到被抛弃的轮回,恐惧再一次灌满我的脑海里。

这次的梳理,让我不再害怕面对我的大姨的指责,不害怕这段关系。当我发现自己的症结所在时,曾经害怕面对的人,都变得不可怕了。

03

第二次参加工作坊,我明显感觉自己比以前淡定许多了。发现即改变。大概是我发现自己内心的种种问题都来自于被抛弃感,当看到自己的问题反而变得更勇敢。

虽然看见问题已经是迈出第一步了,我的内心还是不能完全认同自己,仍然担惊受怕。

这次我请教了竞强和陈杰老师,竞强老师告诉我,接纳,接纳内心的不安,接纳恐惧。

陈杰老师的意见是,承认自己还是孩子,承认自己需要妈妈的爱,也告诉自己现在已经长大了,已经有足够的力量面对人生的这部分内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啊,当你有勇气接纳所有的不幸和失望,还有什么可害怕的呢?我还曾看到过一句话:“当你对自己是全盘接纳的状态,就不会轻易感觉到被伤害,被攻击。因为那些刺痛你的,是你心里本来就有的一片片阴影。接纳就是要用意识的光,去照亮这些部分。

现在每当我觉察到别人可能不喜欢我,我就告诉自己,接受自己有这样的念头,承认自己是弱小的,平静又努力地面对自己内心的恐惧,同时也接受和允许别人不喜欢我,别人不喜欢我不是我的错,我没有被抛弃。

这次工作坊,我没有参与个案,以一个聆听者的身份感受不同生命不同的色彩。

因为遇见各种各样的人和故事,才深深觉察到生命的不容易和美妙。

这些体验和经历指引我在生活中从容面对各种关系,也更有力量和勇气去创造美好的明天

感谢刚刚好,让我重新认识自己!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参与!祝愿大家一切都刚刚好!

* 本文所有图片取自 Unsplash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成长分享】幸福源于自己的成长

  • 【成长分享】感恩遇见刚刚好,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继续努力

  • 【成长分享】家校携手,共育“世纪英才”

  • 【成长分享】实践刚刚好智慧,培养未来需要的人才

  • 【成长分享】只有成长自己,才能支持到孩子

  • 【成长分享】孩子谢谢你,因为你我变得越来越好

  • 【成长分享】孩子,我终于有力量支持你活得真实而绽放

  • 【成长分享】就算我没有童年和青春,也不影响孩子真实而绽放

  • 【成长分享】原谅我很贪心,我要家庭事业双丰收

  • 【成长分享】奋战16天,让弃学儿子重返校园

  • 【成长分享】感恩遇见:与“刚刚好”结缘,一切都是刚刚好!

  • 【成长分享】发现爱,学会爱,是我一生的觉悟和修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成长分享】职场忙碌的我,面对孩子陪伴的请求,原来可以这样做……

  • 【成长分享】老师对孩子的影响不容忽视,家长如何和老师友好相处?

  • 【成长分享】孩子降生,从面临流产到顺利生产,我是这样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成长分享】从自卑到自信,我这样成长……

  • 【成长分享】前夫的背叛,孩子的反差,离婚后的我如何绝处逢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成长分享】浅灰色的人生,转角处,终遇阳光肆意绽放

  • 【成长分享】从羡慕学霸,到超越学霸,儿子仅用了两个月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成长分享】工作vs育儿,亲妈vs保姆,职场妈妈智慧平衡

  • 【成长分享】妈妈不抓狂,孩子变合作,全职妈妈优雅育儿

  • 【成长分享】叛逆的青春期女儿,冲突背后有宝藏

  • 【成长分享】夫妻冷战后重拾幸福,我们走近彼此

  • 【成长分享】读懂父亲这本书,我和父亲的和解

  • 【成长分享】和母亲的和解,感受内心最柔软的支持与接纳

  • 【成长分享】跳出婆媳关系迷局,婆媳变母女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