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一首让人至今读起来都热血沸腾的《满江红》,是民族英雄岳飞心中最直白的呐喊。岳飞一生致力于收复河山,迎回徽钦二宗,然而他始终没有意识到,他看似正义凛然的爱国之举,却成了既得利益者最为痛恨的绊脚石。

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家喻户晓,以岳飞的军事才能,这样的一个人本该是受朝廷重用,但却被“莫须有”的罪名处死。令人感到心寒的是,这样一个立有大功之人,在被处死后,朝廷竟然还下令任何人不能为他收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岳飞是南宋名将,是中国名将里面的巅峰人物,更难得的是功勋卓著却依然忠于朝廷,最后面对皇帝的不信任和奸臣陷害,慨然赴死。岳飞虽死,但是精忠报国的名声却传了下来,在宋朝就有很多人崇拜他,在后来人们不但抬高他的地位,还将曾陷害岳飞的秦桧狠狠地才在脚下。

虽说曾经被害死,但是能得到后人如此肯定,也算是历史给了岳飞一个公正的评价。岳飞的故事,也给许多奸人很大的震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岳飞冤死后,岳飞的遗体被一名素来敬佩岳飞,并在岳飞被关押时,照顾过岳飞的一名狱卒收敛。这名狱卒名叫隗顺,他冒着生命危险,在夜间背着岳飞的遗体,翻出了城墙,将遗体背到了城外的九曲丛祠。

隗顺将岳飞的遗体葬在了祠旁的北山之下,为了日后便于辨别,隗顺还将岳飞曾经佩戴过的玉环绑在了遗体的腰下,并埋葬处栽了两颗桔子树作为记号。

隗顺在去世前,将此事告诉了他的儿子:“异时朝廷求而不获,必悬官赏,汝告言曰:棺上一铅筒,有棘寺勒字,吾埋殡之符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62年,宋孝宗继位,他为了北伐,给岳飞等人昭雪,并以500银的高价寻找岳飞遗体。隗顺的儿子就将其父告诉他的岳飞遗体真相告知了官府。孝宗“诏复飞官,以礼改葬,赐钱百万,求其后悉官之。”并且建庙于鄂州,庙号忠烈,后又赐谥号武穆。

岳飞自此,沉冤昭雪,并有了名震天下的岳武穆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