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小说《大秦帝国》的前三部《黑色裂变》《国命纵横》《金戈铁马》分别改编成热播电视剧,原著小说也成为热门历史小说。

小说第五部《铁血文明》中,病重在身的秦始皇召见南征军副帅赵佗时,叮嘱他五十万南征秦军必须留驻岭南,纵然是中原有变,亦不得回援。

后来秦始皇去世,秦二世胡亥和赵高乱政,关东六国纷纷复国,举起反秦大旗。而岭南秦军主帅赵佗,遵奉秦始皇遗诏,断绝和中原的通道,终于为华夏守住这一方新拓疆土。

这无疑是很感人的情节,体现了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为华夏民族千秋基业而无私忘我的雄才大略和广阔胸襟,因此这一情节也广为流传——可惜却只是现代小说家的杜撰。

历史上,根本就不存在这样一份“秦始皇遗诏“,赵佗断绝五岭通道,自立为南越国王时,也并没有公布过这份”遗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始皇下令攻伐百越,修建灵渠,连通长江珠江水系,开拓岭南大地,使之扩展为新的华夏领土,当然是功盖千古的历史贡献,但也并不需要夸张离奇地捏造史实来褒美,否则反而是适得其反。

甚至,所谓「秦军一半主力五十万人,被赵佗留在岭南,导致秦朝兵力不足而灭亡」的说法,虽然流传甚广,却也只是对史书原记载的一知半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这次南征的五十万人,除了临时征发的社会底层人士,还要加上原楚国降军约二十万人,真正属于从前那支威震天下数百年的大秦铁军的,只占其中的核心少数,这也造成了南征军战力的良芜不齐,远不能和扫灭六国、北征匈奴的秦军主力相提并论。

而且,当时百越地区(包括浙江东部、江西和湖南南部、福建、广西、广东,以及越南北部),远未得到充分开发,遍布原始丛林,因此秦军在当地水土不服,病疫不断,同时运输粮草十分艰难。而百越人纷纷逃入原始丛林,宁可与禽兽为伍,展开游击战不断袭扰,也不肯臣服秦国。

因此这场战争旷日持久,异常惨烈,连秦军主帅屠睢也在一次百越军夜袭中阵亡,此战损失【伏尸流血数十万】,

【又使尉屠睢将楼船之士南攻百越,使监禄凿渠运粮,深入越,越人遁逃。旷日持久,粮食绝乏,越人击之,秦兵大败。秦乃使尉佗将卒以戍越。】——《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直到继任主帅任嚣、赵佗历时九年之功,(公元前219年至公元前210年),最终征服百越大地的广阔土地,将其纳入大秦帝国版图,建立以任嚣为南海郡尉的岭南三郡(南海郡、象郡、桂林郡)时,南征秦军只剩下大约10万人,而当地臣服的百越人口,也从战前的五十万锐减到不足30万。(数据出自《中国各朝人口》一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前206年,秦朝被楚将项羽、刘邦灭亡,任嚣听闻噩耗,北望流涕,终至抑郁不治。赵佗正式接管岭南三郡军政大权,自立为南越王,后来向新建立的汉朝称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