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去小莉家里做客,小莉的孩子诺诺在上小学三年级。

我去的时候小莉正在辅导诺诺写作业。

"这道题昨天不是说过了吗?"小莉一边往前翻作业本一边说道。

"没有啊!"诺诺大声辩解。

小莉生气地指着题目:"这两道题虽然题目不一样,但是解题的方法是一样的啊!你昨天到底有没有听明白我说的?"

诺诺不吭声了,坐在位置上开始看题。

小莉叹了叹气,和我说道:"这孩子每次都这样,明明是同样的问题,今天教了,明天换一个问法就又不会了,脑筋根本转不过来。"

其实,像小莉的情况在生活中很常见,那是因为孩子没有学会知识迁移,只是单纯地机械地复制问题和答案,停留在一种无法迁移的记忆和复述上。

实际上,要让孩子真正学会变通,还是要让孩子学会知识迁移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知识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是在学习这个连续过程中, 任何学习都是在学习者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已获得的动作技能、习得的态度等基础上进行的。

在2015年一位特别的选手在江苏卫视的《最强大脑》被人们熟知——73岁的吴光仁老先生。

他的挑战项目是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的5000位,并最终成功晋级!

这位老先生在他半百之年曾经因为一次中风而留下了老年痴呆的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甚至连上台都需要女儿搀扶着。

而他谈到,能记住小数点后5000位的秘诀就是:运用运用老家村民的姓名、地址、所背诵的国学经典中的人名,以及身边的日常设施,将圆周率后5000位,4位一对应,写了厚厚一本手稿,反复背诵。

这位老先生的故事非常感人也很励志,同时也告诉了观众一个"最强大脑"的真相——记忆和复述无法迁移。

即使他能够记住圆周率后的5000位,但他仍然无法记得生活中的各种琐事,出门会忘记回家的路,做了饭会忘记关煤气。

认知心理学家做过多次实验,一个普通人经过2、3个月的记忆技巧培训,可以快速记住200位以内的随机数字。但如果请他记忆10个无意义的字母,他却跟普通人一样会记不住。

不幸的是,大多数人在学习上就是停留在无法迁移的复述和记忆上,他们在这个情况下学的知识,换了一种情景后就不知道如何运用了。

所以,知识迁移多么重要,已经深入了我们的生活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快点把书背了,等会考你。"

"今天这些古诗都背下来,都记住。"

以上的话语你会不会感到熟悉?生活中其实我们也会观察到有不少的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填鸭似的给孩子灌输很多古诗、认很多汉字,并引以为傲。

但是这种"填鸭式"的培养真的对孩子有意义吗?

大部分孩子的学习,其实一直都停留上上述所说的无法迁移的记忆和复述上。

因为在长期复制般的背诵学习中,孩子变成了"知识容器",脑袋已经被死板的知识填满了,而不懂得如何变通。如今记忆和复述知识的能力已经逐渐让步于知识迁移的能力。

在这个快节奏、复杂多变的社会里,能够"知识迁移"的孩子,在投入同样的学习成本时,所学习的收益会大大高于"知识容器",也就是只会记忆和重复知识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更高的抽象层面上表征知识

美国心理学家Judd和Scholckow在一项著名的早期研究中,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让两组孩子分别练字将标枪投掷到水中的某个目标。

其中一组孩子先学习了有关光的折射原理,知道了因为光的折射会让原来的目标具有欺骗性。

而另一组儿童没有被授予知识,也没有练习标枪。

之后两组儿童一起进行了水下12英尺的目标练习,等到两组都表现得很好后,在进行4英尺目标的练习。

这时候就可以看出差距了,听过原理解释的孩子明显要比另一组做的好。

正如上面投掷水中目标的研究所揭示的,在更高的抽象层面上表征知识,原有知识就更容易发生迁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围绕高层次概念组织知识

当知识在更高的层次上被抽象后,就要围绕这些抽象后的概念组织知识,而在这种组织的方式下,知识之间的联系也会更深刻,而知识迁移也会更容易。

举个例子,一个物理学的专家会用物理学的主要原理在架构他们的知识,而一个物理学的初学者则会割裂地、按照一个个的物理公式来组织知识。

同理到教育上,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学会建构知识框架,让孩子学会用思维导图,这对孩子来说,形形色色的框架比死板的文字更能深入记忆。

思维导图分很多种,有圆圈图(先定义一个主题,然后开始联想与之相关的细节)、气泡图(不同于强调一个具体概念的展开,气泡图更侧重与描述一个主题的特征或其性质);

树状图(这是主要用于分组和分类的一种思维导图)、流程图(通过流程图来厘清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和其内在逻辑)。

看孩子的知识需要用到那一种,并帮助孩子建构起来相应的知识框架,让孩子逐渐培养起知识迁移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条件化知识和多情境练习

知识能在更高、更抽象的层面上表征,并且能够围绕抽象后的概念组织成框架,这是知识能够大量迁移的前提条件。

但是很少人能仅仅在一个应用环境下抽象出更高层次的概念,这样的人是万里挑一的。

所以在教导孩子的时候,要将知识条件化,也就是要知道何时、何地、为什么要使用知识,并且在不同情景下去使用。

比如"多多益善"。在学习这个知识的时候,我们要将它条件化。

现在这个成语用来说一样东西或者人等越多越好。但是在古时候,这个成语的典故来韩信和刘邦之间的一段对话。

刘邦曾经问他:"你觉得我可以带兵多少?"韩信:"最多十万。"刘邦不解的问:"那你呢?"韩信自豪地说:"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嘛!"

刘邦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那我不是打不过你?"韩信说:"不,主公是驾驭将军的人才,不是驾驭士兵的,而将士们是专门训练士兵的。"

实际上这个成语一开始是在军事方面使用的,但是现在已经有了大的不同。

类似于这样的情况有很多,家长不要让孩子填鸭式的一股脑地将知识塞进脑子里,而应该教孩子学会分解知识,理解知识的来源和语境。

警惕让孩子成为"知识容器",帮助孩子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让孩子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更好的学习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是尼莫妈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