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霸王项羽,于秦朝末年揭竿起义,由于“天下苦秦久矣”,项羽、刘邦这些反王顺应而出,于公元前207年弑杀秦王子婴,攻进咸阳城后火烧阿房宫,至此秦朝正式覆灭。可公元前202年距离清朝覆灭也不过只过去了5年时间,刘邦建立西汉政权,楚霸王项羽后期更是人心涣散,那么项羽为何从初期受尽爱戴,却沦落到人人喊打的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讨论这个话题,小编先给大家介绍项羽和刘邦攻进咸阳城前后背景。刘邦在推翻暴秦大业上兵贵神速,他比项羽要提前一个月先进入咸阳。项羽是当时各路反王中势力最大,也是民心所向,刘邦自然不会对其锋芒,耐心等待项羽覆灭大秦。天下初定,项羽先是假意拥立楚怀王熊心为义帝,接着代俎越庖分封各路诸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将刘邦封为汉王,其他人诸如英布、吴芮、韩王成、赵王歇等人皆有功名。看上去项羽作为主使者将大家辛苦造反,辛苦得来的利益蛋糕进行合理的瓜分。可是此举,就是项羽后期被大家离心离德的诱因。项羽其实使用的这套招数也并不新鲜,它就是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的分封制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推翻秦朝暴政以后,项羽虽有虽有坐拥天下之心,可是也要平衡各方势力,于是采取了分封制度,将对其威胁最大的刘邦派往巴蜀。但是项羽实行分封制度,明面上大家都到了利益。然而人心就像贪婪的深渊,是永远不会得到满足。刘邦被封为汉中王后,他早已经联合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目的就是想再次回到中原夺得江山,其他反王同样有这样的想法。项羽这套分封制度早在战国就已经成为祸乱的根源,分封制度是个人实力不允许采取君主专制,而不得已实行的妥协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封制度就好比如今职场当中的公平竞争,大家起点都差不多,那么今后的发展就要看自身的造化。就会出现像刘邦这样异军崛起,联合其他反王势力最终对项羽合力围攻。项羽乱世之中以个人武力勇猛实力超群,获得大家的信。只是当秦朝目标被推翻,大家从之前的齐心协力变成各自为战,项羽就成为秦国另一个大家想要推翻的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况且项羽本就不是大公无私,他将楚怀王熊心暗中杀害就表明也想当上皇帝。采取分封制度削弱这些反王的势力。如果没有刘邦,或许项羽小算盘还真的会实现,等到项羽建立稳定政权后,他也会腾出手来,将这些异性王全部剿灭。“天理昭昭,因果循环”,项羽难以预料,不显山不漏水泥腿子刘邦,却成为他统一路上最大的绊脚石,也成为项羽殒命的元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编最后总结,项羽之所以到了后期被各路反王围攻,本质很简单就是利益分配不均。刘邦与项羽实力能够持平并且占据上风时,这些反王就会附庸而上。这时就变成项羽和刘邦两个势力派系之间的交手。直白点来说就是这些反王又回到了“无主无权”时期,大家都想着自己利益,还管你什么项羽楚霸王。

参考文献:史记、战国策

撰稿人:扬州小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