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令人振奋的是,嘉兴有3个县(市、区)名列前茅,分别为桐乡、海宁、嘉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年来,18个激励县(市、区)累计承担省级以上试点示范任务80余项,一批改革创新举措扎实推进,示范引领作用有效发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8年,全市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7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3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2%和9.6%;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预计分别增长15.6%、10.4%和15%;实施“机器换人”项目502个,完成投资127.5亿元;省“两化融合”指数达85。

一个个含金量极高的数字,是桐乡大力推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深刻佐证。

回望来时路,我们不难发现,成绩的取得绝非偶然。

早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盛勇军就提出“实体兴,桐乡兴”,要大力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并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要旗帜鲜明地强势推进实体经济发展,驱动桐乡这艘大船,继续劈波斩浪,勇往直前。

实践证明,只要锚定方向不断奋斗、不断创新,振兴实体经济的成绩单就会被不断刷新。

许多人可能记忆深刻:去年10月26日,一条“桐乡成为全国首个建设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的县级城市”的劲爆消息刷屏桐乡人的朋友圈。

这条消息发布的背后,是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红利深度释放的结果,更为桐乡实体经济、数字经济发展增添了强劲的动能。

数据显示,2018年,桐乡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实现总产值117.6亿元,同比翻番,实现增加值25.9亿元,累计核定增速11.7%。

去年,同样值得点赞的还有咱们桐乡优秀企业收获的那一张张亮眼成绩单:新澳纺织、恒石纤维入围第三批制造业单项冠军;新凤鸣集团被评为省创新示范企业;希乐实业等7个项目被确定为“百项万亿”重大制造业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正有扩大生产规模的需求,以后或将全部的生产基地挪至桐乡发展。”说这话的是桐乡市力高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跃进,他告诉记者,公司只来桐乡考察了一次就对这里的环境、政策非常中意,决定将“年产30万台健身器材生产制造项目”落地。据了解,该项目已于今年5月开工建设,项目投产后预计总产值达1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振兴实体经济捷报频传,奋进号角响彻桐乡大地。

发展实体经济,需要坚定不移、持之以恒,更需提早谋篇布局,抢占智能化先机。

今年8月中旬,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恒邦四期项目)年产30万吨绿色智能化纤项目正式投入生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企业动作频频,中小型企业同样快马加鞭。如今,越来越多的桐乡企业开始深度实施智能化改造,加速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桐乡已完成智能化改造项目688个,其中嘉兴市级智能化技改项目206个,累计完成投资51.7亿元,完成额位列嘉兴第一。

“推进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是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市积极抢抓乌镇峰会红利效应,加快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的关键所在。” 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伴随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桐乡正开启“智能新时代”,不断振兴实体经济,助推“四个桐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