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新网郑州9月8日电(记者 韩章云 通讯员 杨颖靓)距离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简称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运动会)开幕还有不到24个小时,9月7日晚上9点,郑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志愿者休息区灯火通明,247名后勤保障支队的志愿者们已经将开幕式现场4万多个观众包分装完毕。

这些志愿者是本届全国民族运动会70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的一个缩影。与此同时,还有4万余名城市志愿者与他们一起在郑州的各个比赛场馆、重要活动场地,为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运动会的顺利举行做最后的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8日晚上8点,四年一届的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运动会就要在郑州开幕。目前,比赛场馆软硬件条件已经具备,开幕式、闭幕式正在做最后合成演练,接待工作已经准备就绪,有着3600多年历史的商都郑州静候各方嘉宾齐聚。

志愿服务是默默付出的工作,不仅劳动量繁重,还有严格的服务纪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在座席支队,负责引导观众入场就坐,反映并协助解决观众提出的问题和意见,结束后还要引导观众有序离场,清理现场垃圾后才集中乘车返回学校,而姐姐在场馆外的志愿者服务站。我们志愿者都是定岗定位,不能随意离开,所以我一直没见到姐姐。”牛汀说,她只有休息时才能联系姐姐,“我们互相加油,一起努力为赛会服务。”

在奥体中心体育馆,4万个分装完毕的观众包整齐的摆放在志愿者休息区的蓝色地毯上,等天亮后将被运送至开幕式体育场的每个座位。

如此庞大的工作量对于开幕式后勤保障支队的247名志愿者来说已是司空见惯,在开幕式前期的饮用水保障工作中,他们曾创下过150人10分钟搬运1000件共计15000瓶水、人均日行4万步的记录。

郑州科技学院的周新宇笑称自己已练成女汉子,但她又连忙补充:“男同学也都很绅士,重活儿大包大揽,我们女生主要负责分装和调节气氛给男生打气就好啦!”

虽然嗓子很干、胳膊很酸、腿很累,但是负责礼仪接待的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志愿者赵千爽的脸上仍有着最明媚的笑脸:“希望可以给远方的客人带来很好的服务体验,让各民族的参赛运动员能记住郑州,记住河南,为我们的家乡争光添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