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澳门部队新毕业学员群体,曾是军校的“一道杠”,如今集结在某基地集训,努力完成从学员到合格带兵人的华丽转变。

蓄力下蹲是为了更好地发力起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住兵的身份,树立兵的意识,锤炼兵的品质,回归兵之初,在任务中加钢淬火。”集训动员会上,驻澳门部队政治工作部主任窦国杰的致辞拉开了训练序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院校改革,这批学员毕业报到时间跨度长达一个月,给规范管理和统一组织增加了不小难度。驻军某基地教导队,采取随到随学、先到先训的方式,紧紧围绕“夯实思想根基、强固基础体能、提升军事技能”的要求,坚持从基础技能练起、基本法规学起、根本要求严起,帮助新毕业学员尽快适应岗位需求,提高“五会”能力,加速向一线合格带兵人转变。

面对新岗位、新标准、新要求,学员们以强烈的本领恐慌和知识危机感,让自己拧紧螺丝、上满发条,始终处于击发状态。

为出炉的好钢再淬一把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着“筑就人才培养摇篮”的宗旨,按照“练会大纲规定的,练精打仗急需的,练好基层常用的,练强自身短缺的”思路,驻军教导队选准配强带训骨干,科学制定训练计划,认真建立训练档案,帮助学员看清差距、找准短板,制定成长路线图。

开展“学员讲堂”,创造机会上台讲课讲话,练胆量、练口才、练逻辑,促进交流学习教学相长,邀请老基层、老骨干传授经验,与部队领导、优秀主官座谈交流,学习先进模范单位优良传统,为下一步岗位履职打下坚实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模拟岗位实践,让学员代理排长、班长、值班员等岗位,锻炼正规管理能力,围绕任职急用、管用、实用的知识技能,组织开展“如何当好一名值班员”“如何与战士谈心”“如何搞好队前讲话”讨论交流,搭好“学位”到“岗位”的路与桥,确保学了就能干、到岗就能用。

严抓作风形象。从礼节入手,从小事严起,从点滴养成抓起,进门看内务,出门看队列,培养学员严谨自律意识,严格落实请示报告制度,严格遵守条令条例法规。

很多学员告诉笔者,在集训队,学员们个个自我较劲、主动加压,人人有踮起脚跟就能够得着的目标,磨砺的苦痛和进步的喜悦反复夹杂,成为集训生活的鲜明写照。

打通从课堂到战场的“最后一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秋的珠海,时而暴雨倾盆,时而骄阳似火,集训队的战术训练却雷打不动按期进行。

操场不远处,一汪水坑横在学员面前。有人犯嘀咕,是否重新规划训练区域,规避水坑。“战争,不会让你挑时间,也不会让你选地点,从实战出发就要从难从严,况且以后都是排长班长,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带头啃硬骨头”,指导员话音刚落,学员丁勇、钱俊杰打报告出列,勇猛地完成了战术动作,赢得热烈掌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军营里有许许多多第一次,有了第一次,以后就会更加从容更加自信”,丁勇坦言:“恰逢驻军进驻20周年,要以更昂扬的姿态、更奋进的精神、更高的标准,为驻军作贡献。”

集训队在科学组训的同时,加强谈心交心工作,引导学员充分认识到:路在脚下,只有俯下身子,甩开膀子,迈开步子,将心思精力聚焦到提高军事素质、锻炼指挥技能、加强作风养成、提升理论素养上,才能尽快实现从学历到能力、从当兵到带兵的转换,才能赢得主动,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能干得风生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褪去了娇气,磨掉了傲气,激发了勇气,锤炼了虎气,从院校到部队,从课堂到战场,追梦的路上注定荆棘密布。笔者在现场看到,学员们不畏烈日风雨,勇敢追求卓越,在强军征程上目光坚定,步履铿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员潘振毅向笔者表示:“要用汗水和拼搏拿到部队任职的通行证,赢得通向战场的入场券。”

南部强军号微信发布

监制:梁启英 李华敏编审:张超跃 潘剑锋 策划:龚胜祥

刊期:第670期主编:孙炳祥 值班编辑:卢思成 刘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