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聊聊第八张卡片,破解孩子的行为密码。这张卡片是正面管教课程体系里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它开启了另一个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窗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蒙特梭利教育和不少其他体系里,我们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面部表情,语音语调等表现,并结合事情发生的始末细节、孩子以往的能力及表现等等来猜测孩子的内心世界发生了什么。现在有了一个新的工具,那就是通过成人自己的感受来猜测孩子发生了什么。我们在这里不谈是否科学,我们谈这个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工具的价值就在于对我们有什么用。再对的话对你没用,那就没有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嗯,我说一句绝对正确但对你没用话啊。“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纠结什么呢?别纠结了。”这句话就是对而没有用。通过自己的感受推断孩子的行为背后的密码,在我的日常生活实践里,我知道他是一个挺有用的辅助工具,现在也推荐给你试试看。

这张卡片上提到的错误目标表,在正面管教工作坊上需要用差不多两个小时才能讲清楚,用明白。想弄更清楚的就去上工作坊吧,我这里只是把这个神奇的表格贴出来。再举一个例子给你,你慢慢体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精神医生戴克斯(Rudolf Dreikurs)的行为目的理论认为:孩子在12岁之前的归属感分为四种,吸引注意,争取权利,报复和自暴自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吸引注意:

有的孩子特别喜欢在父母和他人交谈的时候以各种要求打断父母,反复出现这种情况时因为他们觉得只有获得注意的孩子才是有价值的。孩子不断重复某种行为,哪怕家长表现出明显的厌烦,但多次提醒后孩子仍旧来找你,就需要考虑孩子的行为目的是吸引注意,那进一步就需要思考该如何回应才能满足孩子的行为目的?

争取权利:

当孩子的吸引没有达到他的目的的时候,他的行为目的就会升级,我们叫做争取权利,他想让对方知道,只有发号施令时候的我才是有价值的。

有一种冷叫做你妈妈觉得你冷,家长常常喜欢用自己的思想来约束孩子的行为,这个时候孩子会想证明:我才是我的主人,我要做我想干的事情,我不想被人控制。而家长往往喜欢控制孩子,由此产生争取权利的行为目的,在发生此类事情的时候,家长不要一味地觉得生气,而要考虑孩子的行为目的是争取权利。

报复:

孩子在跟家长的斗争中看似以失败告终,表面上是家长的权威取胜,实际上家长已经输得体无完肤。孩子认为自己在权利争取中没有获得尊重,他是一个失败者,然后采取报复,让对方伤心的方式来回应。

自暴自弃:

当孩子在前三种行为都没有达到目的的时候,最后一种就是他对自己彻底的失望,觉得自己很沮丧,什么都不做,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对方感觉到失望,让父母觉得失望,那么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在1967年研究动物时提出了“习得性无助”的概念,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孩子的一系列表现正是习得性无助的过程进化,孩子努力过,挣扎过,他吸引注意失败,到争取权利又被父母打败,然后他到报复,让父母讨厌,让父母失望依然失败,最后他就表现为对自己自暴自弃了。

工作坊上一个家长讲到:她孩子5岁了,孩子4岁时,她为了孩子决定做一些和教育相关的事情,她办了一个托管班,现在除了托管孩子写作业以外,还开有绘画板一类的兴趣班。她的苦恼是孩子讨厌她从事这个工作,总是在她上班的时候搞事情,让她很生气。我们就一起走了走这第八张卡片的流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回想面临的孩子行为的挑战。

这位妈妈说:孩子在她给其他孩子上课或者辅导作业的时候,出来捣乱,不是说口渴了,要妈妈陪着出去买水喝,就是饿了要吃饭,各种招数丛出不穷。

2、 识别当时自己的感受及回应。

这位妈妈说:当时的感受是烦躁和不解,很想让孩子安生一会儿,又有一些心疼孩子,毕竟自己是为了孩子才从事教育的,结果自己孩子不乐意了。自己心情好的时候,想办法安抚孩子,应付孩子,拖延时间到兴趣班下课,也有时候实在太烦了,就吼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儿!

3、 识别你让孩子停下来的时候,孩子的反应。

这位妈妈说:孩子被我敷衍的时候,他只会安生一小阵子,过一会儿就又来找我。要是我吼他,就在一边委屈的哭。

4、 使用错误行为目标表,识别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

这位妈妈识别自己的情绪是以烦躁为主,在第一行找到了。她认为孩子的行为是“寻求关注”。

5、 依据错误行为目标表的最后一列,找到一些建议,做出一些鼓励性的行为。

这位妈妈看了最后一列的建议,她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她突然想到有时候,如果她给孩子安排一些有意义的行为,譬如让孩子帮助她给班级里的学生发蜡笔,发纸张,孩子就好开心。现在她感觉不用纠结是否要把托管班关掉了,而是知道了孩子需要自己更多的陪伴和关注,平时多陪伴,上课时让孩子多参与,让孩子做自己的小助教,这样孩子也觉得被妈妈重视了。

滋养孩子心灵是教育的关键;关注孩子心灵成长,走进孩子的心灵的方法就是:读懂孩子,破解孩子的行为密码,相信孩子的自身力量。当孩子出现不当行为,在没有危害的前提下,父母可以让孩子自己承受后果。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我成长的力量,孩子会在自然的行为结果中受到教育,从而改变自己。

别人的故事讲完了,您家的故事是什么样的呢?是否顺利呢?期待你的分享,我们下周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