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5日,中江信托正式更名为雪松国际信托(下称雪松信托)。在我国信托业4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这不是信托公司更名的第一次,但绝对是值得铭记的一次。

雪松信托的大股东雪松控股,几个月以来频繁被媒体关注报道。从工行广州分行200亿战略合作协议的落地到中江信托更名雪松国际,从控股大连金交所到二度上榜世界财富500强,一系列动作的背后是雪松控股深耕实业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新更名的雪松信托,像是在积蓄力量,低调航行,这不禁让业内感到好奇,这艘背负历史包袱的、曾经行业的“小巨轮”未来将会驶向何方?

9月6日,刚刚参加完中德经济顾问委员会座谈会的雪松控股董事局主席张劲借此契机举行媒体交流座谈会,清晰地阐明了雪松信托的定位和发展思路:

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旗帜鲜明地做供应链金融。

笔者通过三个设问,总结描绘雪松控股“舵手”张劲给雪松信托定下的航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拥抱供应链金融缘起何处?

雪松信托布局和拥抱供应链金融,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更不是盲目追赶政策的风口,而是基于资源禀赋和行业格局下的理性选择。

从资源禀赋来看,

雪松信托的大股东雪松控股,是国内大宗商品领域的头部企业,两次上榜财富世界500强。

纵观68家信托公司的控股股东,拥有产业背景股东的并不多。而依托大股东产业背景和优势开展信托业务,是信托公司摆脱业务同质化,实现特色经营的重要突破口。

从行业格局来看,雪松信托拥抱供应链是谋求转型突围的必由之路。在2018年信托公司的排名当中,从注册资本、信托公司净资本、营业收入、资产规模、信托报酬率等多个维度来看,信托行业头部格局已经确立,雪松信托要进入头部梯队比较艰难。

雪松信托的前身中江信托,也曾经迎来过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2003年,中江信托发起设立国内第一只政信信托产品,奠定了中江在政信上项目上的优势。2016年,中江信托更是以19.25亿元的净利润成为当年的信托黑马。然而从黑马到暴雷王,中江只用了一年的时间。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宏观层面的三期叠加和严监管有关,另一方面更与大股东长期缺位导致的尽调失职,降低准入门槛,盲目进入不擅长的工商领域有关。这也由此可见,资源禀赋与业务领域不匹配带来的后果。

信托公司是唯一可以横跨货币、资本、实业三大领域的金融机构,制度的灵活性赋予差异化经营和特色化经营多种实现的路径,依靠股东层面的优势形成自身的特色发展之路,无论是大而全的头部企业,还是小而美的公司,都能基于自身优势和股东背景的加持,形成各自的赛道,实现差异化竞争。因此,既定的行业格局并没有否定特色经营的多重机遇。

从资源禀赋和行业格局来看,特色金融是“后进生”雪松信托奋起直追的不二之选。

信托布局供应链前景何在?

在68家信托公司中,目前涉及供应链金融的信托公司不到20%,其中的代表如英大信托、中粮信托。这两家公司是国内较早布局供应链业务的信托公司,早在2010年和2013年,两家信托公司就分别启动了供应链业务。

从分类来看,信托布局供应链金融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依托股东的行业背景,深入某一特定的行业,根据行业的特点对上下游企业的需求进行发掘,进而实现供应链金融的布局和安排。

此类代表就是拥有国家电网背景的英大信托,拥有中粮集团背景的中粮信托,华宝信托和华能信托也属于此类。

第二类是依托其他业务积累的优势资源,探索扩展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金融服务,代表有云南信托和中融信托。

第三类就是在信息技术领域发力的万向信托等。

供应链金融具有较强的行业属性,不同行业的供应链金融结构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与之配套金融服务和模式也不尽相同。拥有大宗业务股东背景的雪松信托属于上述三类信托公司中的第一类,雪松信托做供应链金融,是基于大宗商品领域,针对行业特点和中下游企业的融资需求,设计相应的信托产品。这一做法不仅能够有效解决产业链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且能够提升供应链价值,保障大宗商品整个交易流程的顺畅,进而提升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面对我国在大宗商品国际市场长期处于弱势地位的现实,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亟需大宗商品龙头企业走出去,争取国际定价权,解决中国制造业的原料需求。结合国际上成功的经验来看,除了在大宗商品供应链有足够资源外,还必须在上游矿业资源和金融服务能力上,具备较强的实力。

雪松控股目前已经实现了大宗商品的全覆盖并在全球拥有丰富的资源,还需要补齐金融的短板,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定价。

在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当中,中小微企业将大量资金用于货物的采购、库存以及应收账款,这些科目占据了企业有限又宝贵的资金,而这些企业自身融资能力极其有限。一旦供应链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比如无法实现批量采购,销售不顺或应收账款期限不能及时回笼,不仅会影响到企业自身的生存,还会波及到上下供应链进而导致整个供应链的价值受损。

针对采购、库存和应收账款带来的资金缺口,供应链金融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模式:

预付账款融资、存货担保融资以及应收账款融资等等以及由这三类模式所衍生出的供应链金融资产的证券化,

也就是我们熟悉的ABS和ABN。

统计显示2018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14.3万亿元,产成品存货4.31万亿元,这些资产缺乏流动性,使得企业无法实现有效的资金融通,降低经营效率。从市场来看,供应链金融前景广阔。万亿级别的供应链市场需求,之于信托行业,是一片广阔的蓝海,信托公司不仅大有可为,而且必有可为。

雪松信托做特色金融底气何来?

雪松信托未来要走特色金融之路,即供应链金融+产业链金融。笔者认为,主要有三方面优势。

第一,政策的鼓励和支持。

雪松信托布局供应链金融,不仅是自身转型突围的需要,而且也与宏观政策方向契合。2017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培育100家左右的全球供应链领先企业,当前供应链发展的六大重要任务之一即是“积极稳妥发展供应链金融”。

今年7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指导意见》(简称155号文)。

其总则即明确,银行保险机构应依托供应链核心企业,基于核心企业与上下游链条企业之间的真实交易,整合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各类信息,为供应链上下游链条企业提供融资、结算、现金管理等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

供应链因其特有的产融结合的特点,是服务实体经济,支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力抓手。而且供应链金融对于经济转型和供给侧改革,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信托公司自身而言,随着统一资管时代的到来,信托制度红利减少,转型迫在眉睫;尽管转型升级成为行业的共识,但从目前来看信托公司仍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创新效果不佳。而供应链金融一方面结合了信托公司传统的融资业务优势,又有利于增强信托公司的主动管理能力,值得信托公司长期深耕和探索。

第二,牌照优势。

信托作为直接融资工具的载体,在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补充作用。作为持牌金融机构,信托公司因其独有的制度安排、经验积累、灵活便捷等多方面的属性,形成了一些天然优势。比如,不受地域限制的展业和相对高效的沟通决策;有效锁定供应链上各企业某类经营业务的现金流,将不同属性的现金流区隔,实现风险隔离等。

当然也应该看到,目前信托公司从事供应链金融业务,还存在诸多后天劣势,比如资金成本较高、研发投入不足和路径依赖等,这些都是信托公司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上的挑战。

第三,大股东的背景优势。

雪松控股作为大宗商品供应链核心企业,拥有近20年、跨越行业多个发展周期的产业经验,天然拥有同行所没有的供应链金融主动管理能力,在鉴别和筛选优质供应链金融资产方面,优势明显。雪松大宗多年来积累的上下游企业达8000多家,强大的资源积累有助于雪松信托构建庞大的资产池。

很多信托公司供应链金融做得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产业经验不足,难以鉴别优质资产。而在资产鉴别和优质资产的构建方面,雪松控股更容易找到优质的供应链金融资产,而且在合适的时候能够从资产池中打包优质资产进行资金端的匹配。尤其在资产荒的行业形势下,资产池的价值不言而喻,这些都能帮助雪松信托打造以供应链金融为主的特色金融。

大部分传统机构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建树不多,原因在于金融机构主要以资金批发为主,没有能力也没有动力深入到场景当中,从而难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需求,而

雪松信托布局供应链金融业务,凭借大股东雪松控股多年的产业积累和对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把握,加上对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的把控,能够搭建一个的科学而又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

作为世界500强的雪松控股,能为雪松信托的发展战略保驾护航,有强大的实力可为雪松信托提供支撑。

在2019年雪松控股的年会上,张劲说过:

“一艘大船如果没有航向,不管什么方向的风都是逆风,而我们航向既定,唯有大江奔腾,一路向前”。

如今,逐渐卸掉历史包袱的雪松信托,将在新的航向上轻装前行,未来行驶出怎样的航线,让业内充满期待。

来源:响财经(ID:gh_f18b16144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