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荷是一家公司的会计,初出茅庐的职场小白,每天上班途中总会经过一家炒饭店,老板是一对五十来岁的夫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点多钟,当小荷踏上公交征程时,老两口早已起来忙活了。准备食材,将碗碟摆放好,清理店铺垃圾。早晨的霞光温柔的撒下来,照在他们奔忙的身影中,阿姨为叔叔擦汗,叔叔为阿姨递东西,画面温馨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荷常会光顾这家店,店里的炒饭样式多样,二老的烹饪技术很娴熟,再加上老人的年龄和小荷爸妈差不多,所以一来二去就熟了。有一次小荷看到他们和一个年轻人争吵,细问之下,才知道那是老人的儿子,心疼他们太过辛苦,提出关店的要求。

小荷知道,老人开这家餐馆并不单纯为了赚钱,只是人老了难免想找点儿事做,心里有寄托。看着二老的愁容,小荷也为他们犯了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好在不久,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原来是老人的孩子专门去学习了一些经营方法,建议二老使用机器炒饭,不仅方便快捷,而且还能减轻老人的负担,不至于太辛苦操劳。

使用机器炒饭后,小荷发现,虽然老人还是每天早起准备,但在用餐高峰期,二老省力多了。机器炒饭,智能化程序,设置好数据,一次可同时炒制多份炒饭,而且机器是智能温控,大大提升了炒饭的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小荷饭点去吃饭,总是等一段时间,现在有了机器炒饭,等待时间缩短,店里的顾客更多了。不仅如此,二老也与时俱进,开通外卖业务,由于出餐快,网络订餐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份简单的炒饭,有着儿女对父母的挂牵,外来游子深切怀念的味道,而机器炒饭,将这一切巧妙地融合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