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开天辟地

作者:于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上古神话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用黄泥藤条造人,日月星辰各司其职,子民安居乐业,四海歌舞升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水神共工造反,与火神祝融交战。共工不胜,用头撞支柱周山,导致天塌,天河之水注入人间。女娲不忍生灵受灾,于是炼出五彩石补天,折神鳖之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万灵始得以安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说女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那么她炼石补天的五彩石就应该是中华奇石文化的始祖。《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开篇就介绍女娲补天炼五彩石,“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练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一日,石遇一僧人和道人,恳请僧、道二人带其步入红尘,僧人见此石凡心已炽,遂念咒书符,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此石已通灵性,大小随心,来去任意,又四处游荡,到警幻仙子处做了神瑛侍者,遇见一株绛珠仙草,日日为她灌溉甘露。他日,一僧一道携了此石投胎下凡做人,他就是贾宝玉,贾宝玉含玉出生,此玉“大如雀卵,灿如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始为“通灵宝玉”。那株绛珠仙草也跟了石头下凡,她就是林黛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玉即是石,石即是玉,“通灵宝玉”是女娲补天剩下的“青埂顽石”,其来历看似虚幻,实则却有深意,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僧人在念咒书符将“青埂顽石”变成“通灵宝玉”时,在玉上镌了几个字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这正是“通灵宝玉”的玄机所在,秦始皇所作的传国玉玺正面刻着秦丞相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一个是“寿恒昌”,一个是“寿永昌”,不言而喻,“通灵宝玉”与“传国玉玺”一脉相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始皇所做“传国玉玺”原是“和氏璧”,《韩非子》载: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今襄阳南漳县历山)中获得了美丽的玉璧,把它奉献给了厉王。厉王让雕琢玉器的人鉴别它,雕琢玉器的人说:“这是石头。”厉王认为卞和在说谎,而砍去了他的左足。等到厉王驾崩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玉璧献给那位武王。武王让雕琢玉器的人鉴别它,又说:“这是石头。”武王又认为卞和在说谎,而砍去了他的右足。武王驾崩了,文王即位,卞和抱住他的玉璧在楚山下哭,三天三夜,眼泪流尽而代替它的是血。文王听到后,派人问他原因,说:“天下受到刖刑的人很多,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卞和说:“我不是为被刖伤心,我是因为它是宝玉而被看为石头,忠贞的人被看为说谎的人。”文王于是派雕琢玉器的人剖开他的玉璧,果然得到宝玉,于是命名为“和氏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氏璧面世后,成为楚国的国宝,从不轻易示人。后来,楚国向赵国求婚,使和氏璧到了赵国。公元前283年,秦国听说赵国有和氏璧,提出以15座城相交换,因赵弱秦强,赵国不敢怠慢,但又不情愿,便派智谋双全的蔺相如奉璧使秦。蔺相如知道其中有诈,偷偷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此事便为“完璧归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封建王朝,和氏璧也随即由赵国落到了秦皇手中,秦皇命人将和氏璧打造为镇国玉玺,上面刻下“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自秦灭后数百余年,和氏璧一直为世人所争相抢夺之物,更有“得和氏璧者得天下”之说。各朝各代更是以和氏璧为镇国之物。到了西汉末(西元8年),王莽篡汉,那时皇帝非常年幼,传国玉玺由王莽的姑母孝元太后保管,王莽命令他的堂弟前去索要,太后大骂说:“我老已死,如而兄弟,今族灭也!”然后将玉玺抛掷于地,结果玉玺崩掉了一角,后王莽命令工匠修补,以金镶之,始为“金镶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湖传言和氏璧中有一个大秘密:所传不同,有的是说秘密所指乃是始皇陵墓,有的说是皇脉所在,更有甚者乃言其中藏有独步天下的武功秘籍。唐朝以后和氏璧下落就成了迷,直到《红楼梦》贾宝玉口含“通灵宝玉”而生,口含玉,一个‘国’字,预示着“通灵宝玉”即是传“国”玉玺。通灵宝玉上的字“寿恒昌”与传国玉玺上的字“寿永昌”也告诉了世人,“通灵宝玉”与传国玉玺的“和氏璧”一脉相承,它们都源于女娲补天的五彩石。女娲炼石补天圣地湖北“宝丰”与卞和发现“和氏璧”的楚山(今湖北襄阳南漳县历山)相隔不过百里,据史料记载:“宝丰堡一作宝峰,镇南是著名的女娲山,山脚下女娲与伏羲成婚时住过的洞房里收藏的宝贝甚多,宝贝种类丰富,故此称“宝丰”。早在宋元时出现了我们今天通用的简化“国”,“囗”里从“玉”,表示我国地大物博,宝藏丰富,这就是“宝丰”之地五彩石预示着传“国”玉玺和氏璧的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独有偶,在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中,除了《红楼梦》开篇讲述石头的故事,而四大名著的另一篇《西游记》同样是以石头开篇,“诗曰: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 ,这石猴就是美猴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6版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仙石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说《西游记》的仙石变换成了美猴王,女娲弃之荒野的“五彩石”变换成了贾宝玉,“和氏璧”变换成了历代君王,那么人也是石头打造的,“原始人有两波,一波上树了,就是现在的猿,一波玩石头,就是现在的人” 这句话看似笑谈,实则确有深意,人类文明的起源确是从一群玩石头的人开始的,要不怎么会有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呢?石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更是塑造了人和人类文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西游仙石到美猴王,从五彩石到通灵宝玉,从和氏璧到传国玉玺,神奇的石头记载着中国宗教的发展,记载着中华儿女的诞生,记载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封建帝国的建立和历代封建王朝的兴衰,可以说,奇石就是人类发展史的见证,而中国的石文化更是贯穿了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当历史的长卷翻到二十一世纪新中国的今天,有一个小愚儿在新的历史时期寻找着和氏璧、通灵宝玉、西游仙石等各时代的奇石和它们身上的故事,小愚儿在发掘奇石文化的过程中,也不知不觉踏入了奇石江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