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秋节快乐

空中明月甚明,杯盏之间也已充满情谊

中秋节,在不知不觉间,再一次来到我们身边

以圆为美,圆融处世

清酒一壶,一拱手, 一举杯

我们的礼仪与心意都在里面

在中国,凡事讲究一个“圆”

圆,是团圆,是思念

意味着美好、圆满、永恒

对“月满人团圆”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更有着世代的期盼和追求

月满之夜,相聚之时,举圆杯共饮

于杯中话家常,于杯中诉情谊,

于杯中交心

中国人对“圆”的追求从不缺席

而今,在这个中秋,

你在思念着谁?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中国古代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分三个月,即:孟月、仲月、季月,所以古代又称为“仲秋”,秋字有收获的意思,那时的“仲秋”指的是时令,还没有形成节日。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古代关于中秋还有多种叫法。

“中秋节”的提法最早出现于南宋吴自牧所著的《梦粱录》中:“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 祭月 |

中国自古就有中秋祭月的习俗,古代称为《秋暮夕月》,《礼记·祭义》记载:日出于东,月出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以至天下之和。古代尤其是皇室对中秋祭月非常重视,祭祀典礼随着时代更替,也越来越正式,据《宫女谈往录》记载:八国联军进北京,慈禧1900年8月15逃出北京,在逃亡的路上,慈禧还没忘了祭月之事,9月7日在山西忻州贡献内喜庆中秋,安排祭月。

而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月饼 |

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那时的月饼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饼、梅花饼等同时存在,并且是“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

《洛中记闻》记载,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感觉味道极美,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这可能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关于月饼的记载。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酥是油酥,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

宋代,月饼还有“荷叶”、“金花”、“芙蓉”等雅称,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酥是油酥,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

明·沈榜《宛署杂记》载:“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

月饼逐渐演变成圆形,寓意团圆美好,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花灯 |

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在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

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悬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

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 观潮 |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

江浙一带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以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大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

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的记载。“起始之时,微见远处如白带一条迤逦而来,顷刻波涛汹涌,水势高有数丈,满江沸腾,真乃大观也”。

《武林旧事》“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直至今日,钱塘观潮仍是浙江中秋节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和海外众多的炎黄子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招亲 |

中秋之夜有些地区有抛帕招亲的习俗。是夜,于广场中搭一彩台,布置成月宫景状,并设玉兔、桂树等。未出嫁的姑娘扮成嫦娥,在欢庆歌舞之后,姑娘们将一些绣着不同花色的手帕向台下抛去。

如有观众接得的手帕与“嫦娥”手中的花色相同,即可登台领奖。有些未婚的小伙子在交还手帕时,若受“嫦娥”喜欢,则可以戒指相赠。此后,双方可以交友往来,情投者便喜结良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田螺 |

中秋食田螺,在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有记:“八月望日,尚芋食螺。”

中秋食田螺,是很多广东人家中秋节的压轴食品,一来民间认为吃田螺可明目,传说八月十五吃田螺,可使眼睛“明如秋月”;二来认为田螺的肥美寓意美好;三来田螺有壳,剥壳食肉为“食心(新)转运”之兆义,以求去邪气,晦气。

另一方面,“螺”字与粤语“罗”字同音,田螺,即“向田罗食”,俗话说“无得食,问田螺(罗)”,中秋夜吃田螺,有丰收之意,代表五谷丰登。

“中秋佳节近如何,饼饵家家馈赠多;拜罢嫦娥斟月下,芋头啖过又香螺。”

中秋前后,田螺空怀,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是食口螺的最佳时节。

如今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