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又是国家统计局公布月度国民经济数据的大日子了。

有阵子没有写数据了。今天局姐看了一下,从全盘来看,经济下行的鸭梨还是大大的有啊。

比如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还在继续回落,创下了17年半的新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业增加值”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也就是实体经济的基本面。这个数字回落至此,基本面走弱的态势,是有点超出预期了。

上个月,一众机构纷纷预测八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将反弹到5,这下,啪啪打脸啊。

什么在拉后腿?汽车产量同比下降12.5%,手机产量同比下降6.2%。

再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这个数据里面是不包括住房消费的,大概代表了全社会除了买房和租房之外的,花钱能力。

1-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7.5%,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增长9.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数字是什么水平?再放一张图大家就明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分行业来看,下滑最多的是汽车行业,上升最多的是文化办公用品、日用品、粮油、食品、烟酒、化妆品……

妥妥的口红经济时代,这就是当下的大环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经济数据之中,乍一看,房地产的大部分数据,是意料之中地一路向下的。

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1-8月的增速继续下滑到5.5%,创下今年新低。而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下滑到10.5%,连续四个月下滑。

但是,意料之外的,出现了连续的上涨项。

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增速,这两个指标已经双双回暖两个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看单月数据,8月份全国新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和7月份差不多,甚至略有上涨。

去年8月份正好是政策加码叠加销售淡季,交投静淡,所以如果看同比,今年8月的成交面积涨幅是创了一年新高的,成交金额的同比涨幅也和今年4月份的水平差不太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较有意思的是,8月份的商品房销售均价比7月份降了3%。

为什么均价会降?

首先,大部分开发商确实有降价走量的觉悟。

其次,收割三四五线长(jiu)尾(cai)的行动,还在轰轰烈烈进行时。

分解一下数据,从各区域销售面积的累计增速来看,中西部地区是8月新房市场销售的主要支撑,前8月,累计增长3.8%,同时间的中部地区,这个数字只有0.5%,而东部地区,这个数字是-3.6%。

这么说吧,东部地区的朋友,很多人都被市场周期教育过,有丰富的房地产投资经验,买房会更理性,也更懂得跟着大趋势走。

毕竟,福州的中介公司都出现倒闭潮了……

西部地区的小伙伴就单纯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仔细一看,不少数据虽然还在跌,但跌幅并没有进一步扩大。

比如说,上文说的开发投资额,虽然增速在降,但降幅其实是在收窄的。 如果把开发投资数据拆分一下,土地购置费用的降幅在收窄,而建安工程的涨幅骤然上升了。

简单点说,开发商年初热火朝天地拿地,现在已经囤了不少地,开发商的钱,更多用在了在建工程上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正让开发商有压力的,是融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到位资金增速,看上去是在加速下滑的。 把各个融资渠道细化一下,是这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跌得比较多的,是自筹资金板块。国内贷款增速在升,定金、预收款和按揭贷款增速保持平稳。

前几天,银保监会发言人肖远企公开表示:

监管部门并没有控制房地产企业贷款增量,主要压降违规绕道“输血”房地产的表外资金。

今天的数据来看,诚不我欺——银行给个人贷款的金额没有减少,借给房企的钱,似乎还暗搓搓地增加了一些。

今天是降准第一天,后续还有降息可能。房地产行业作为被“窗口指导”的严管行业,后续一定是能得银行者,得天下。

各种国企,以及信用等级高,融资成本低廉的民企将在这一轮融资混战中笑得更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现在,到底处在房地产周期的什么阶段呢? 确实已经接近底部了,但一定会在底部反复摩擦,时间不会短。

首先,8月份开发商尝到了降价走量的甜头,整个9、10月份,我们一定能看到更多的新盘降价走量。

很多城市的二手房市场也已经冷了很久了,趁这个成交旺季降价,只求速速抛盘的,局姐身边都有好几例。

只要量能上去,市场信心就会慢慢恢复——当然,价格的上涨通常落后成交量的回暖好几个月。

其次,“金九银十”的成交量是不是会有大幅上涨,重点还是得看信贷。

具体而言,关注20号的LPR数据。

现在好多城市已经出台与 LPR 挂钩的个人住房贷款定价基准利率,大都和当前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水平相当。如果LPR能马上下降,那也相当于精准的降息刺激了。

最后,如果从货币放水的角度来看,易居研究院有一张这样的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上可以看到,M1同比增速是百城二手房价同比涨幅的领先指标。

领先多长时间呢?

2012年1月,M1增速见底盘整,5个月之后,二手房价格增速见底。

2014年1月,M1增速见底,陷入盘整,14个月之后,二手房价格增速见底。

2019年1月,M1增速见底了,然后开始低位盘整。现在,8个月过去了。大家猜,这一轮二手房价格增速回温还要多久呢?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