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前SAP硅谷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邬学宁宣布正式加入e成科技,任首席数据官(CDO, Chief Digital Officer)一职,直接向e成科技CEO周友鸿汇报。邬学宁加入e成科技后,将构建并优化e成科技人力资本数字化平台的数据与算法体系,进一步推动AI技术在人力资本场景下的落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邬学宁,复旦大学客座教授,对外经贸大学人工智能与管理变革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18年被第一财经和阿里巴巴旗下的DT财经联合评选为中国数据科学50人成员。他长期致力于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算法研究与应用,在零售、金融、制造、医疗、智慧城市等不同行业,积累了丰富的商业模式和产品创新经验。

e成科技作为HR赛道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首次设立CDO(首席数据官)一职并邀请邬学宁加盟,表明e成科技在AI技术顶级人才引进上不遗余力的抢先投入,以及为打造人力资源行业最具实力AI团队的不懈努力。

邬学宁的加入对于e成科技具有重大意义:不仅进一步明晰了未来发展蓝图——加大发力人工智能引擎建设,推动AI技术在人力资本领域的落地,而且也传达了一个信号:人力资本与企业核心业务紧密集成的发展方向。

今天,e成君将带你走近这位e成科技首席数据官,聊一聊对人工智能、组织管理及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怎样的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谈到为何在数据科学与AI领域坚持奋战多年时,邬学宁提起了儿时的梦想,谁能想到一部名为《机械战警》的好莱坞大片竟影响了他的职业选择与人生方向。电影中的机械警察成为了他“人工智能”的启蒙,让彼时还在读高中的邬学宁萌生了一个想法:“我以后也要做机器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机械警察》海报(来源:百度百科)

这并不是一个心血来潮的灵感,而是成为邬学宁考学与职业选择的灯塔,他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由“三钱”之一的钱伟长院士设立的全国唯一“机器人工程”系,虽然入学后发现实验室的机械臂与自己梦想中拥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人”相去甚远,但他对AI的热情并没有熄灭,仍利用空余时间追随导师学习神经网络和计算机视觉等知识。

毕业后,邬学宁又去澳洲学习管理,加入SAP后,将自己的IT背景与管理知识相结合,深入多个不同的行业与业务线的产品工作,但是这仍未能触达他内心深处的梦想,他内心总有种感觉:“这些都不是值得我用一生为之努力的方向。”

直到一次澳洲某酒类品牌市场定价的项目,邬学宁的团队利用数据建模成功地解决价格预测难题,让他真切感受到了数学模型的魅力,也帮助他在迷茫中确定了人生的方向:“对,这就是值得我用一生去奋斗的事业。”

自此以后,邬学宁就认定了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的方向。儿时埋下的梦想种子终于开始发芽,当初的选择与多年的坚持并没有白费。

“我之所以选择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作为人生方向,一是因为从小对人工智能感兴趣,二是数学是上帝的语言、宇宙永恒的真理,数学理论的美感和其在数据时代的无所不在价值都常常让我感到震撼,很多人认为最‘无用’的,恰恰是最‘有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2016年AlphaGo 4:1击败李世石,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开始,互联网大厂纷纷All in AI,AI创业公司也方兴未艾,人工智能成为了万众瞩目的风口。现在,三四年时间过去,C端AI的热潮已经有所冷却,冷静下来的行业开始思考,风停了,AI该如何落地。

“AI下半场的主战场在企业(B)端,不会再像C端的上半场那样,由于资本的涌入一哄而起,因为资本的退潮又一地鸡毛,我们需要长期的努力,脚踏实地,深入行业和企业的每一个场景,去探寻AI的落地,真正实现商业价值。”

邬学宁在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如是说道。

AI正在渗透不同产业。比如近期大火的纪录片《美国工厂》,结尾处就提到了自动化技术替代工人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美国工厂》影片截图

邬学宁认为,未来一、二十年里,工厂工人的重复劳动很可能会被机器人技术大规模地替代。随着工业4.0的到来,从现在的大规模的标品制造过渡到未来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AI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AI也将带来商业模式的重构,帮助企业创造卓越的用户体验,从产品经济转型为服务经济 / 体验经济。比如:以前厂商卖咖啡机给消费者,未来企业可以赠送给消费者一台装有传感器的咖啡机,“咖啡云”可以追踪每一台咖啡机的牛奶和咖啡豆的使用状态,在快要耗尽时,及时地为消费者提供奶和咖啡豆的补给,从而将原先的一次性交易延伸为长期的多次服务,并创造了卓越的用户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关系,邬学宁认为,目前AI仍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与人类智能不可同日而语, 大部分AI只是在进行数学的最小化优化,没有任何意识,比如AlphaGo并不知道自己在下围棋。人类还不清楚意识的机制,更不用遑论机器意识。

就像吴恩达所言:“今天担心邪恶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出现,就像担心火星上人口过剩一样。”

相比于担心人工智能统治人类这种科幻式的灾难,我们更应该思考诸如自动驾驶普及后,卡车司机如何就业的社会现实问题, 李开复老师预言,未来15年,将会有近一半的工作机会被AI所替代,如此大量人员如何获取新的技能,顺利转型是更现实的问题。

也有很多领域,AI难以替代人类。比如,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就很难被替代,举个极端一点的例子,即使医生的工作大部分被AI替代了,护士的工作AI却很难替代。目前,医疗影像AI的诊断能力已接近于资深医生,AI成为医生助手是伸手可及的未来,但是病人总是需要护士的照顾,这种人与人之间有温度的交互,是AI无法替代的。

邬学宁认为, AI如同核能,既可以被用来造核弹,也可以被用来发电,只要合理利用,并不会对人类产生威胁,而将成为人类无所不在的得力助手,解放我们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美好生活和进行创造性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谈到为何加入e成科技的时候,邬学宁说到,未来的AI一定是以人为本的,企业要做的不仅仅是业务模式与产品的创新为顾客服务,也要利用AI更好地为员工服务。

从经济社会层面看,人作为社会最宝贵的资产,很多时候并没有充分发挥价值。目前企业的组织方式难以做到每个人都人尽其才,一方面导致巨大的人才浪费,另一方面个人价值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过去30年,互联网已经建立的无所不在的连结,在大数据和AI的助力下,共享经济提升了社会资源利用率,共享经济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充电宝和共享单车,必将对人力资源这个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近两年来,企业在经济下行和合规性要求的双重压力下,提高人员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已经成刚需,这也是这两年灵活用工市场井喷的原因。

e成科技拥有AI+人力资本双重基因, 具有将AI技术与企业业务场景深度融合的潜力,一方面帮助个人充分发挥价值,另一方面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e成科技利用专家+AI+数据三驾马车,实现人力资本的数字化升级,赋能人才资源在经济社会的合理配置。从员工的角度看,找工作变得简单高效,按需工作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从企业层面看,能快速为每个岗位发现合适的人才,企业管理者可以实时了解当前的业务和组织人才战斗力的情况;从社会层面来看,助力整个社会的人才流动与配置的优化。

在加入e成科技之后,邬学宁将率领团队,紧密结合实际应用场景,优化算法和产品架构,推动数据智能的落地,为人力资源工作者、候选人、员工和企业管理者创造价值和带来更优工作体验,帮助企业提高能效,用科技的力量,让”按需工作”成为可能,让工作更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标签是个性化,现在的企业大规模制造标品,未来的企业更关注每个人的个性化需求。

对于HR来说,组织中的“人”和员工关系需要得到更高的重视。目前主流的企业管理理念仍旧是基于上世纪初工业革命时期的“泰勒科学管理”发展起来的,通过标准化的流程来提高生产效率,把人看做自动化流水线的延伸。

现在随着数字化的演进,组织的边界逐渐消亡,我们可以看到诸如Airbnb、滴滴这样的技术型公司,可以通过平台让所有人都有可能为其工作,企业不再需要通过劳动合同来捆绑人和企业之间的劳动关系,况且,一纸合同也无法阻止员工上班时间玩手机。企业的HR理念也将从人才的为我所有转变为为我所用,这是共享经济思想在HR领域的体现。

数十万人的超大型企业可能会逐渐减少,转而出现更多充满活力的中等规模公司。我们可以大胆地想象:一个完全自由劳动力的市场,技术平台来实现人与工作机会的自动的高效匹配。

因此,面对未来可能的组织变革,HR面临从管理员工到赋能员工的范式转变,激发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潜能成为企业的主要目标。利用数字化工具,比如对话机器人和自动化工具,提升工作效能与员工体验,是HR在转型中需要提升的能力。

“在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未来的HR会迸发无限的可能,比如:通过HR物联网,追踪员工的动态大数据,将员工行为数据与绩效挂钩,让绩效管理更加真实有效,而不仅仅是考勤打卡刷脸;通过AR/VR进行员工游戏化培训;通过脑电波地图而不是面试来分析候选人……”

邬学宁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汹涌而来的技术变革大潮和商业模式的跃迁,很多企业开始着手数字化转型。

邬学宁指出,数字化转型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整个商业模式进行重构,而不仅仅是某一个业务线或者工作流程的数字化。国内真正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仍旧是少之又少。比如,某手机制造厂商用算法替代人眼识别手机屏幕的坏点,某数据中心利用算法来降低能耗,某保险公司利用计算机视觉对车辆事故继续自动定损,等等,这些例子都是利用AI对现有业务进行改良的经典案例,但还称不上是完整的业务的数字化转型。

亚马逊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数字化转型的典范。

早期,亚马逊通过线上书店实现了书籍销售过程的电子化,销售的对象仍是实体书籍;然后,一方面通过kindle阅读器,亚马逊又地将阅读的形态从纸质书变成了电子书,增加了诸如笔记、标签等阅读场景下的功能,提升用户体验,还通过终端收集读者的行为数据,形成读者对书籍内容的真实反馈,对作者的内容创作、商业预判都具有指导意义。由此亚马逊成功改变了整个内容创作模式的闭环,不再是单向的、广播式的传播形式,而是读者与作者之间双向的互动;另一方面,亚马逊将线上书店扩展为电商平台,并进一步发展成为今天全球最大的云计算厂商(AWS),通过数字化实现了商业模式的成功转型。

邬学宁建议,企业数字化转型既要重视自下而上的具体落地场景,也要着眼于自上而下的全局规划,用数字化思维去思考整个商业模式的创新。要充分考虑企业四大范式转移的背景:

1. 数字化平台:从 大规模流程体系 到 场景定义的服务化框架;

2. 扁平化组织:从 金字塔科层结构 到 小组制平台型组织;

3. 场景化商业:从 B2C 到 P2P;

4. 生态化产业:从 划界 到 无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邬学宁来说,虽然HR是一个全新的赛道,但对数字化他并不陌生。千差万别行业场景最终都被映射为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建模、模拟和预测,在这个层面上,并无本质差别。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电影“黑客帝国”中的场景正在变为现实:现实世界被映射为虚拟的数字世界中,在数字世界中的模拟和优化,又反作用于现实世界,闭环正在成型。而他早已谙熟此道,并将全球各行业的AI创新落地经验带到e成科技。

有了邬学宁的加盟,e成科技也将如虎添翼,进一步完善AI+HR的产品及理论框架,利用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的力量,以人为本重塑组织与社会,真正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推动人才资本在社会范围实现有效、良性的流动,让工作更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e成科技作为人力资本数字化平台,是数字化人才战略领先者,开创性地将AI技术与人才战略升级场景深度结合,形成数字化招聘、数字化员工服务、数字化人才咨询等支柱产品线,为企业招对人,用好人,助力人才战略成功创造价值。e成科技始终秉持"Talent Before Strategy(人才重于战略)"的愿景,将“科技助力人才升级”作为自身使命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