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卢嫩堡是这次旅程中不可错过的一个重要目的地。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卢嫩堡古城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小镇的中文名字很有趣,我在微信朋友圈晒图时,好几个朋友表示这名字看起来就“很好吃”——没有错,事实上这里的海鲜和牛肉都是“嫩嫩”的,哈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首先到小镇对岸看全景,色彩缤纷的房子沿山而建,山下停泊在港口的各式各样渡轮、帆船,景致之美令人窒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城,在旅馆住下。我所入住的家庭旅馆建于1830年,原以为是类似民宿那样虽然有特色但设施比较简陋的,谁知猜错了,设施接近五星标准!我住的那间是双层套房,一层客厅,二层阁楼是卧室和洗手间。抬头是四个大大的天窗,晚上躺床上就能看到星星了,真是梦幻小楼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昏时分,我们到山顶汇合,跟着一百多年前首批到达卢嫩堡的德国后裔Tina游览小镇。汇合点是卢嫩堡的最高点,一座建筑已有百年历史的学校。卢嫩堡是新省第一块英国殖民地。德国中南部、瑞士和法国蒙贝里亚尔地区的移民因英国政府无偿发放土地的承诺而来。他们到来不久,当局就把城东划为居住区和花园区,并发给每户30到300亩耕地。Tina说,当年他们祖先也是这样来到卢嫩堡的,然而来到之后才发现,这里的地不适合种植。但祖先的智慧是无穷的,不能种地,就靠海吃海呗,所以开始研究打鱼。卢嫩堡也因此发展了先进的造船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街道工整的古镇有大约400栋建筑,多数建于18-19世纪,几乎所有的建筑都是木结构,建筑外墙色彩丰富。据说居民将自己的房子和船涂成相同的颜色,方便辨认。现在房子保持着翻新,但从结构看,仍看得出是老建筑。如此颜值的彩房子,怎么拍照怎么好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ina还带我们参观了两座教堂。当年有七座教堂,能满足镇上所有居民礼拜需要。如今镇上只剩下2500个居民,教堂也少了一座。没有来过很难想象,在这么一个小镇上,还有建筑如此精美的教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来到港口,Tina说,不妨带最便宜的纪念品——一毛钱硬币回去,因为硬币的反面描绘了“蓝鼻子”帆船Bluenose。“蓝鼻子号”是一艘渔船和竞赛帆船,1921年3月26日在卢嫩堡建造完成。“蓝鼻子”在加拿大是家喻户晓的,它在1921年首次参加北大西洋的双桅帆船大赛,获得冠军,并在以后长达17年里保持冠军地位。为此,它获得“北大西洋女王”(Queen of the North Atlantic)称号。现在看到的“蓝鼻子2号”耗资1,590万加元,于2012年9月29日在卢嫩堡,于90多年前的“蓝鼻子号”同一地点下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卢嫩堡处处可见渔港特色,例如街头电线杆上的不同“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用来形容卢嫩堡最贴切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