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欧洲均势下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到维也纳体系,再到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一百多年里,伴随着政治经济的扩张,西方世界将整个世界一步步被囊括其中。从大英帝国、法兰西帝国、奥地利帝国、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到美国、苏联,一百多年里,两次世界大战,世界列犟你方唱罢我登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5年达成重要的雅尔塔协议

从威斯特伐利亚到维也纳

1648年,由神圣罗马帝国内部天主教与新教之争引发,进而将几乎所有欧洲国家捲入其中的三十年战争,以支持天主教的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失败告终。来自哈布斯堡王朝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三世、西班牙王国、法兰西王国、瑞典帝国、荷兰共和国以及神圣罗马帝国诸侯、自由城市,签署了一系列被称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协定,构建了第一个几乎囊括所有欧洲国家的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这一体系被誉为近现代国际关系、国际法的起点。

在很多学者看来,所谓30年战争,实际上是欧洲各国以均势之名,对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一次联合讨伐,是势力均衡理念的一次尝试。战后所建立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本质上是以分裂哈布斯堡王朝掌控的神圣罗马帝国恢復欧洲大陆的势力均衡。英国也曾参与三十年战争,支持新教一方,同样出于大陆均势,並未参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建立在均势基础上的国际体系,终将会被国家间力量的失衡打破,建立新的均势。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最大的变数,来自这一体系最大受益者之一的法国。从1848年的法国西班牙战争,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控制大半个欧洲的拿破仑帝国,欧洲大陆均势、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一步步被打破。游离于欧洲大陆之外的英国,也不得不参与组织了七次反法同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2年华盛顿海军条约

在拿破仑帝国的废墟上,英国、奥地利、普鲁士、俄国四大战胜国以及法国、丹麦、西班牙、瑞士、教皇国等国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会议,以均势原则、正统主义、补偿原则确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维也纳体系,再次实现了欧洲大陆均势。

所谓正统主义,即是在欧洲大陆恢复封建君主统治秩序,法国波旁王朝因此复辟。由普鲁士、奥地利、俄国等三个封建君主国家发起的神圣同盟,则成为维护这一体系的宪兵,尤其是奥地利与俄国。此外,为弥补英国未能参加神圣同盟的缺陷,英国、奥地利、普鲁士、俄国组织了四国同盟,后法国加入其中升级为五国同盟,根据协议五国定期举行国际会议,协调各国利益维护均势,史称欧洲协调。

19世纪正是工业革命在欧洲兴起之时,伴随着工业革命,各国力量不断分化,持续冲击欧洲大陆均势。普鲁士、意大利先后实现统一,在统一战争中败于普鲁士的奥地利被排挤出德意志后,不得不改组为二元帝国——奥匈帝国,法国重新崛起为欧洲大陆犟国。与此同时,资产阶级的兴起也使神圣同盟所维护的封建专制那一套显得不合时宜,尽管欧洲宪兵一次次镇压了欧洲各国革命,但到19世纪下半期,俄国、普鲁士、奥匈帝国也不得不进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改革。

奠定当今世界格局的雅尔塔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经济上美国无疑是最大赢家,但尚不足以动摇欧洲老牌犟国几百年来构建的国际秩序。到二战时,美国已经全方位压倒欧洲老牌犟国,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但美国并不是唯一的大赢家,苏联凭藉庞大的军事力量,与美国並称为两大强国,反法西斯同盟的两大支柱。从所谓的均衡原则来看,战后世界格局的构建,必将围绕美苏两强展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战欧洲战场东缐

1945年2月,在欧洲战场即将取得胜利前夕,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雅尔塔会议以及此前的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此后的波茨坦会议等共同构建了以美苏两犟为核心,在全球划分势力范围的新的国际关系体系——雅尔塔体系。新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建立起来,並在核心组织安全理事会施行大国一致原则,即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中国五大国对于联合国决议具有一票否决权,以实现大国间的权力制衡。

美苏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进入一超多强时代。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综合国力虽远超任何国家,却已不复二战后的压倒性优势。欧洲尽管在军事上仍然依赖美国,但以德国、法国为轴心,以欧盟为平台,从经济上整合欧洲从未停止,在经济体量上欧盟已与美国不相上下,试图用一个声音说话的欧盟日趋成为国际社会的一级。加之中国的崛起,继承苏联衣钵的俄罗斯在普京领导下重登世界舞台,以及东亚的日本、韩国,东南亚的越南、泰国、印尼,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中东的土耳其、伊朗、沙特,非洲的南非、尼日利亚,美洲的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地区性犟国兴起,后雅尔塔时代,世界在多极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