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备考时间仅剩两个月,如何复习备考呢?

自考倒计时两个月正在备考的你复习得怎么样了呢?你是否抓住了复习的重点,列出了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还是依然浑浑噩噩,复习进度始终停滞不前?考前我们应当如何复习备考?有几点建议供考生们参考~

1摆正自己的复习心态

1.彻底放弃“裸考”的侥幸心理(很关键)

每年都有不少自考生提前放弃复习,准备直接考试。然而,自考作为含金量最高的国家成人教育模式,我们用心想一想就知道,它一定不是那么简单就通过的。

2.提高自信心

自考生中,已经参加工作的考生居多。很多考生可能觉得自己学习能力不足或者认为自己随着年龄增长记忆力逐渐衰退,无法通过考试,尤其是一些较难科目的考核。

虽然有难度,但是我们不应该逃避,我们应该相信别人能做到的事情,自己也能做。

不断重复对自己念叨有信心的词语,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

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高效学习方法叫做番茄工作法。

什么是番茄工作法?

具体内容是列出想要执行的任务,然后将番茄时间设为25分钟,专注于学习,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直到番茄时钟响起,然后进行短暂的5分钟休息。要提醒的是设定番茄时间和休息时间是因人而异的,不是固定25分钟与5分钟,这个可以根据你的学习习惯来自由确定。

为什么使用番茄工作法?

首先番茄工作法简单,易学易用,是最适合时间管理初学者的工作方法。其次番茄工作法可以提升自己的效率和专注力,通过对番茄工作法的记录以及分析,可以更加精确感知时间。从而帮助自己再次制定计划时,更加准确的规划自己的时间,从而确保每日的计划可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1.量化自己的学习目标

现在距离10月份考试大概还有1个多月,那在制定学习计划时,我们应该将学习任务具体到每一周,每一天。

比如,这个月要看完《金融学概论》前四章的内容,并且完成相应的复习题。那么,你就要把这个任务平分到每周一章,再分到每天。

2.根据大纲泛读教材,找准考试重点

在了解了考试大纲以后,我们就可以分清主次,避免平均用力,最大程度的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3.依次熟悉题型

对教材知识有一定把握以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做题了。第一次开始做题时,先翻开练习资料,把该科目的每个题型依次熟悉一遍。了解每个学科对应的是哪些题型,再对每个题型进行多次练习。

比如,先练习单项选择题,再练习多项选择题,之后做简答等,完成全部题型的训练。

4.分析标准答案

做完一套练习题以后,在校对答案时,要学会分析参考答案。

有些同学在做完题后,很少分析答案是如何得出的,这样的学习效果是不佳的。

分析标准答案可以强化知识点的记忆,避免盲目陷入题海中。

比如,对于简答或论述类题目,我们要学会抓关键词,把答案中有关作用、意义、特点、特征和功能的勾画出来,这样有利于下次复习时强化记忆,更好地答题。

5.做历年真题,了解分值

每个同学最好都做一下历年真题,了解分值的分布情况,这样子有利于我们合理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克服复习备考疲倦的建议

1.建立短期激励体系

根据你制定的计划和需要完成的工作,将大目标拆分成若干个小目标,为不同难度的目标设定不同大小的短期奖励。每个人都有想要的东西,可以是一场电影,一次旅行,也可以是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可以将它们和自己要完成的事情挂钩起来。

这种短期激励一方面可以控制自己的消费行为,避免放纵,一方面也有助于控制自己的行为,更好地完成计划。

2.直面压力

压力和负面情绪,是人们拖延的主要根源。因为它们都会让大脑觉得不舒服,那么大脑便会想方设法让自己变得舒服——放空无疑是最好的方式。

分享一个化解压力的方法叫A4纸宣泄法,具体操作是这样的:

准备一张空白的A4纸,一支笔。什么事情也不做,在纸上一条一条把那些给自己带来压力和负面情绪的事情写下来,再写下可能的解决办法。

你会发现,就算自己什么都还没开始做,只是把它们写下来都可以得到极大的缓解。面对压力,最好的方法不是逃避,而是直接面对。

3.学习任务要适中

很多人都喜欢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全部写下来,列成清单,恨不得一次性将它们做完,其实这是特别打击我们积极性的。

为什么呢?因为面前突然出现海量任务,会让我们根本看不到完成的希望,从而心生压力。

如果又不懂得如何面对压力,结果往往走向事情的反面——自暴自弃。意志力的提升是循序渐进的,不能妄想一口吃成胖子。

一开始,最好不要给自己太多目标和任务,从最简单的开始做起,反而容易坚持下去。比如:刚开始先给自己定少量学习内容,之后每天再适当增加。

这就要求自考生要尽量扩大自己的复习周期,因为每次考试需要复习的内容还是挺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