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莫迪连任以来,其领导的国大党以及各执政联盟针对克什米尔地区的蚕食之心与日俱增。

据今日俄罗斯16日报道,印度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鲁帕尼公开宣称,为了实现统一国家的梦想,印度应向巴控克什米尔进发,他强调,印度已经做好了准备。鲁帕尼的话虽然只是个人意见,但结合印度连日来的出格举动,显然另有深意。

第一、印度当局是时候针对克什米尔问题做出“终极表态”了。

此前受困于国际法的限制,以及自身实力的“孱弱”,新德里对于克什米尔地区的现状只能保持沉默。这种沉默的结果是,克什米尔地方政府不仅孤立于中央的管辖体系,而且大有一方独大的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以实现统一霸业为目标的莫迪政府而言,这自然是无法容忍的。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印度5月份刚改组成功, 3个月后,便急不可耐地向该地进军。

一则取消了印控克什米尔的自治权限,将其分割成两个地区,分属于印度的两个邦管辖;二则调动了数万大军,陈兵于印巴边境,为即将到来的冲突做好准备;三则和巴方开始了政治层面的口水战,并不惜以武力威吓。

莫迪政府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尽可能地实现对巴方的全方位的钳制,促使其主动后撤,从而将巴控克什米尔地区悉数让出。

第二、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过往恩怨是是时候一并解决了。

1947年,英国从印度撤离,并将印度划分为两个地区。这种临时划分势力范围的举动,为日后的印巴分裂埋下了伏笔。印度占据了大部分区域,并将全区域的多数人口纳入己方管辖范围。反观巴方,虽然只占据了小部分区域,但全区的人口素质、发展潜力比较印方,都占有优势。自此印巴展开了面对面的大国较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多年博弈的结果随着克什米尔问题的凸显而逐渐的显示出其负面效应。

有数据显示,自1947年至今,双方已经发动了数次的战争,并造成了大面积的人员伤亡。即便如此,克什米尔问题还是一直没有被形成定论,从而形成今日的割据局面。

按照印度的说法,克什米尔是印方的固有领土,巴方和其他国家无管辖的权利。对于巴基斯坦而言,这个战略要地不仅关系到巴方的尊严,更关系着巴方的首都安全。

因而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印巴关于此地的争夺都不会退让,并随时有发动“夺土战争”的可能。

此次印度部长的强硬言论,非一时心血来潮,或是印度高层针对领土问题的态度的真实写照。

印巴从分治,到如今的相互割据,背后有着众多的因素推动。除了前文提到的历史问题以及衍生的民族、文化冲突。西方势力介入或有着脱不开的干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政府已经多次做出了表明,希望印巴维持克什米尔现状,并为双方的和平做出贡献。但实际情况是,白宫或在暗地里推动着印巴对垒局势的发展,并在多个层面为双方的“火拼”增补“弹药”。

目前印度已经采购了众多的美式装备,并和白宫在战略合作层面达成了主动共识。反观巴方也在阿富汗问题,内部投资方面和美国产生了诸多的“共鸣”。

白宫和上述国家的交往的结果是,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成为了美国扩大在南亚影响力的跳板,并成为了其制约印巴的有利手段。

一句话,如果没有外方的介入,克什米尔问题可能没有如此复杂,印巴的对立可能没有现在这么尖锐。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印方购置的美式装备不断到位,以及莫迪政府出于“统一国家”的目的,克什米尔问题终将再度引爆,巴方也将不得不再次重整旗鼓,和前者展开新一轮“厮杀”。

南亚最大的地缘危机可能到了引爆的时刻,对此我们要格外警惕,避免自己受到波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