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的影迷,对他的经典电影《九品芝麻官》一定非常熟悉。里面的水师提督之子常威,凌辱了美艳娘子小莲。事情败露后,常威杀掉小莲夫家13口,并诬陷小莲以砒霜毒害所有人。

小莲含冤莫辩,被打入死牢。好在,她遇到了白面青天包龙星(周星驰饰演)。包龙星通过多种方法,让真相浮出水面,为小莲洗刷了冤情,并对常威就地正法。《九品芝麻官》搞笑之余,伸张正义的结局让人大快人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品芝麻官》中的包龙星)

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九品芝麻官》的关键剧情,是根据一本叫做《洗冤集录》的书籍而设计。电影里面起码有三点,来自于这本书的内容:

第一,验尸的“仵作”,与加害人串通,制造伪证;
第二,开棺验尸,从死人白骨的颜色断定,受害者不是中毒身亡,而是被强力打死;
第三,滴血认亲。

第一点是小莲含冤的原因,第二点与第三点,是小莲雪冤的证据。

那《洗冤集录》又是什么?这是宋朝一位多年从事刑狱事务的提刑官——宋慈,所编写的法医学专著。

宋慈是南宋的法医学家。他开创了“法医鉴定学”,被尊称为世界法医学鼻祖。

前些年,内地的电视连续剧《大宋提刑官》,以及香港的电视连续剧《洗冤录》,里面那个聪慧沉着、雷厉风行的男主角,就是他。

不过,与荧屏上的年纪轻轻就当上大宋提刑官的形象不同,真正的宋慈,55岁才被升职为提刑官。在那之前,宋慈经过多年的考试,41岁才成为从九品的县主簿,然后一步一步升上去。

在为官的过程中,宋慈政绩斐然。他不但对本职工作尽心尽力,还曾临危受命领兵打仗,甚至率众打虎。

集文臣、武将于一身的宋慈,终其一生盛德爱民。尤其对于刑狱工作,他真正做到了“于狱案,审之又审,不敢萌一毫慢易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身高门,秉承父业,掌握理学与中医精髓

宋慈生于南宋时期,是辅助唐玄宗实现“开元盛世”的宰相宋璟的后人。他父亲宋巩曾任广州节度推官,掌管刑狱。

宋慈10岁开始受教于理学大家朱熹的高徒吴稚;20岁进入宋朝太学学习;30岁参加科举考试,两年内通过省试与殿试。

由于要照顾年老多病的父亲,以及他要在父亲去世后,进行丁忧(守孝),宋慈连续8年宅在家里,研究中医以及刑狱知识。

直到41岁,宋慈才真正出仕,当上了江西的信丰县任主簿(文书主任)。除了做本职工作,宋慈还经常参加县里一些命案的勘察。他之前所学的理论,就派上用场了。

宋慈发现,原本检验尸体的方式步骤,存在很大的漏洞。

在古代,由于传统的迷信与忌讳,一般人是不会翻动尸体的。只有“下等人”担任的工种“仵作”,才会碰尸体。

验尸全程,仵作先翻看,然后喝报尸体的状态,如“额头,有刀伤,长三寸”等等,逐一向“监当官”(现场负责的官员)报告。旁边会有文职记录现场的发现与对话。勘察完毕后,在场相关人员画押为证。

在这个过程中,尸体上的证据全凭仵作报告。由于医学知识薄弱,官员就算上前复核,也难辨真假。那么,仵作如果要作伪证,易如反掌(《九品芝麻官》里面就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宋慈认为要杜绝这种漏洞,作为监当官必须懂得验尸知识。只有这样,即使官员不碰尸体,也不会受蒙骗。自此,宋慈意识到,要将自己在职务中遇到的断案细节,以及自身体会总结记录下来,惠及同僚。

然而,处在动荡中得南宋,并不容许宋慈单纯地做研究和写书。担任县主簿不久,身为文官的宋慈,竟然临危受命,被指派去协助镇压江西的少数民族叛乱。

带兵打仗,率众捕虎,官阶步步高升

文人出身的宋慈,打起仗来却一点都不含糊。他先是了解叛乱原因,然后该放粮赈灾的放粮赈灾,该猛烈攻打的猛烈攻打。获得胜利后,朝廷特授他“舍人”官衔,从七品。

不幸的是,宋慈的顶头上司魏大有,看他不顺眼,设计让宋慈被免职;庆幸的是,经太学老师的推荐,宋慈转到一位相当赏识他的将领手下当幕僚。在另一场叛乱镇压中,宋慈没费一兵一卒,就用计瓦解了叛军。

于是,文官宋慈凭着卓越的军功,重返官场,出任长汀知县。

作为一县之长,宋慈又做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情——打虎。

当然,宋慈是组织者,并不用亲自上场。在宋朝,到处都有老虎出没。它们不只流连深山野林,还跑进村庄甚至市集伤人。《水浒传》所描写的“武松打虎”正是发生在宋朝。

长汀的虎患也很严重,宋慈就鼓励大户捐钱,设置悬赏及抚恤,组织猎户打虎。同时,宋慈对被老虎咬死的人的伤口,也作了充分的观察和研究,不断累积法医第一手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政绩斐然,宋慈的的长汀知县任期过后,就升职为邵武通判,从五品。

公元1239年(南宋嘉熙三年),宋慈一跃成为大宋提刑官,成为四品大员。

提刑官,正式官名“提点刑狱公事”,是宋朝特有官方机构“提点刑狱司”的一把手。据《宋史·职官志》记载,提刑官的职责繁多,包括:

复核所属下级州县案件的判断;巡视监狱;稽查州县积压的案件;检举地方各级官吏的违法失职行为等;监管保甲、军器、河渠等事务。最重要的是管理司法和刑狱。

宋慈一生曾担任四个省的提刑官,依次是广东、江西、广西、湖南。在职期间,他兢兢业业、废寝忘餐地工作。

由于提刑司是地方诉讼案件的最高审理机构,要案重案都会积累到提刑官的案头。仅仅在广东,宋慈用了八个月时间,就处理了两百多个案子,平均一天处理一个的速度。

支持他这样做的,无非是他对民间冤情的恻隐之心,以及尽快写成断案集录的使命感。

心血融成《洗冤集录》,布德天下名垂千古

在任湖南提刑官期间,宋慈的《洗冤集录》刊印面世,表进朝廷。当时的宋理宗十分欢喜,马上推广至各地,辅助侦办案件。并且,他将宋慈的官职提升至“广东经略安抚使,兼广州知府”,正二品。这一年,宋慈64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宋提刑官》中,何冰版宋慈)

但是,长期的殚精竭虑,加上生活清贫,宋慈到任不久便去世了,享年64岁。深感痛失良才的宋理宗,亲自为他书写碑文。

由于南宋不久后便被蒙古所灭,《洗冤集录》的发扬光大在元朝才开始。

元朝政府根据《洗冤集录》,整理汇编成《无冤录》。明朝时期,《无冤录》流传到朝鲜,称为《新注无冤录》,后又流传到日本。

清代的律例馆,将《洗冤集录》重新编辑校订,又汇集宋慈之后的多本典籍,成《律例馆校正洗冤录》。康熙33年,这个版本以国家名义发行,后被流传到越南、欧洲。

1602年,意大利人佛图纳图·费德里斯,出版西方法医学的开山之作《医生的报告》。这已经是《洗冤集录》面世后的355年。

上世纪50年代,苏联一位叫契利法科夫的教授《法医学史及法医检验》,把宋慈的画像就刊印在卷首,尊称他为“法医学奠基人”。

代代相传下来的《洗冤集录》现在共含有五卷,分53节。

在检验、病理、伤科、骨科方面,有独到实践总结。细分为对尸体的初检、复检、妇人检、烂尸、中毒、自缢、溺亡等等,几乎囊括了所有死亡种类的辨别。

对照它的步骤进行各种检视,负责的官员通过白骨获得线索,通过苍蝇寻获伤口,通过风俗发现真相。

在《九品芝麻官》中,当小莲被诬告用砒霜毒害夫家,包龙星就请人开棺验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棺木中的人已经只剩白骨,但骨骼只有喉咙上方是黑色,喉咙以下都是白色,可知毒药是在人死后才被灌进去。人体的气血已经停止流动,所以毒质只会停留在喉咙上方。由此证明,夫家的人并非砒霜致死。

另外,白骨有“血荫”(浅浅的红色)。这是人体被硬物抨击,导致骨膜血积而成,虽淡而不化。小莲一介弱女,难以做到;常威会武功,非常可疑。

再者,包龙星通过“滴血认亲”(让两个人的血滴在一起,血能够溶在一起的化,两人便有血缘关系,反之没有),硬说常威说出真相,才有了精彩的“拉闸,放狗”一幕。

其实,宋慈本人也说不清楚“滴血认亲”或“滴骨认亲”(将血滴在人骨上,如果血能够融进骨头里,则血的主人与人骨有血缘关系)为何凑效,但在公认的风俗之下,他也把这种方式作为一种断案的方法,写进了《洗冤集录》。

“洗冤”二字,蕴含着宋慈对苍生的多少悲悯与怜爱。

他尽其一生心血融结成的《洗冤集录》造福世间,至今七百多年。宋慈,这位大宋提刑官的名字,也因此名垂千古。

参考资料:

《宋慈洗冤》,钱斌著

《洗冤集录注评》,宋慈著,罗时润、关信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