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到处都是,只是缺少发现没得眼睛,织田小编就带大家领略文章之美。

这场大戏,越来越精彩了。

这个令美国恨之入骨的男人,终于在关键时刻现身,上演了一场精彩大戏。

1

根据环球网,CBN等多家媒体今日报道,沉寂许久的斯诺登已经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

他在采访中深入评价了西方局势,道出了西方内部严重的道德双标,和信仰崩塌。

斯诺登的发言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斯诺登再度警告了西方政府不断扩大内部权力,监听公民隐私的危害性。

斯诺登十分担忧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人们的隐私将难以保证,并且罕见在采访中披露当年“背叛美国”的心路历程,他表示在为CIA工作了七年之后,自己认为美国情报系统的做法“侵犯宪法”,并将“每个人的自由陷于危险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斯诺登在采访中,毫不避讳的点出了对西方政治体系的失望。

他说自己当年曾经对最高法院,国会和奥巴马抱有“疯狂的幻想”(crazy to have imagined),希望对方可以和小布什政府政策保持距离,但很显然事与愿违。

两党精英或许会有政策的差别,但都有权利上的傲慢,监听体系可谓在奥巴马政府时代,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第三:斯诺登还在采访中,大胆表示自己愿意回国受审。

但是与其说他真心想回国接受审判,倒不如说他是在借审判之名,讽刺美国司法体系。

为什么这么说?

如果他可以将手中的机密资料曝光给记者,并且美方允许陪审员接触这些资料的话,他就愿意回美国接受审判。

这些条件美国有可能做到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乎不可能,莫说不可能,那个前不久刚刚神秘死在狱中的美国富豪爱泼斯坦,不过是有可能扯上了点美国高层的风流韵事,就落得这个结局。

更何况是手握大量敏感资料的斯诺登?

时间一晃,六年了。

这六年里,整个西方精英层都在刻意回避斯诺登这个人,他的名字,仿佛就是刻有深深烙印的诅咒,令人恨之入骨,但又唯恐而不及。

就好比这次斯诺登时隔六年,再度接受媒体访问,本应当是轰动全美的大新闻,但结果各个平时自诩“自由平等”的美国媒体,几乎各个噤若寒蝉。

莫说CNN,FOX等美国主流媒体,几乎就把这件事当做花边新闻处理了,就连筹划采访MSNBC和CBSN也不敢大张旗鼓报道此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每次西方竖起所谓的“自由博爱”大旗时,斯诺登就是那个令人挥之不去的阴影,时刻提醒着每一个人,这一展大旗之下,隐藏着何等的黑暗。

棱镜门事件倒逼西方世界内部,作出极端的态度,蓬佩奥曾公开支持监听项目,斯诺登在维基百科的页面,曾莫名其妙的被从爱国者改成“叛国者”,后来发现,这次修改的IP地址来自美国参议院.....

纽约布鲁克林的一所公园内,曾经出现过一个斯诺登的雕像,可当天下午就被官方拆除,

做人能做到仅凭一己之力,就让整个西方世界内部翻天地覆,也算是不枉此生。

2

但令人遗憾的是,如今的斯诺登,似乎也即将与这片黑暗,融为一体。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先来回顾下斯诺登这次接受采访的背景。

当年棱镜门事件爆发于奥巴马任内,一直是民主党内部的大痛点,但是共和党方面,也一直不敢轻易的打这张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棱镜门事件实在太大了,当中牵涉到军方、情报、司法、白宫高层等等各个方面,这起事件的背后并不是某一个党派筹划的监听项目。

而是整个西方精英阶层在以愈发傲慢的极左思维,看待整个平民阶层,在这些西方政客眼中,平民阶层就如同我们小时候在沙地里观察的小蚂蚁,需要用小木棍拨动他们前进的方向——至于这个方向到底对不对?

极左翼政治家相信他们所做的一切,包括棱镜门在内,都是正确的,是符合国家利益的,但你我都知道,当我们真正的在地上拨动小蚂蚁时,唯一在乎的事情,只是自己开不开心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斯诺登,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诞生的。

他是一只有点特别的“蚂蚁”。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当初斯诺登是抱着强烈的理想主义情怀,揭发棱镜门黑幕的。

但是这种理想主义情绪究竟持续了多久?

或者我们再把问题回到最初的起点,斯诺登为什么选择在此时站到媒体面前?

亦或是,谁让斯诺登在此时,站到了媒体面前?

3

斯诺登在逃往俄罗斯后,逐渐由一个卫道士,成为了各方博弈的筹码。

咱们远的不说,他这两年来的爆料可谓愈发“劲爆”,一会说美国跟外星人有勾结,一会还说普京和美国方面有啥深厚的私人友谊。

我们姑且不说一个普通的承包方员工,上哪弄来这么多猛料,单从他这两年的发言内容来看,可谓越来越有荒唐的味道。

当初各方势力庇护他,无非就是把他当成一个恶心西方世界的工具(说实在的,他这个级别的员工,手里很难掌握什么真正有用的情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底,斯诺登的价值从不在于他脑袋里的那点秘密,而在于政治影响力,或者我们说的通俗点,在于他在普通民众心目中的人气。

而如今随着时间推移,人们逐渐忘却这个名字,他的价值,将会越来越低。

4

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看待斯诺登的再度露面,是不是更加有趣?

棱镜门是把双刃剑,一定意义上,他的政治属性已经超越美国两党,但却依旧在两党之内,眼下美国大选临近,反建制派急需一张王牌,接着挑起民众燥热的情绪。

而斯诺登同样需要借此契机重回大众视野,毕竟正如前文提到,政治热度是他赖以生存的护身符,民意在,斯诺登在,民意亡,则斯诺登名存实亡。

而眼下这张牌,有可能会把白宫逼入骑虎难下的尴尬境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斯诺登的出现,有可能会在西方世界引发滔天巨浪,那么这股强大的力量,到底谁能掌握?如何应用?

他的出现,对于各大势力而言是个难题,但对使用这张牌的人而言,同样是个难题,你用多了,沸腾的民意可以反噬你,你用少了,各方势力会乘势一拥而上,毁灭你。

只是无论是骑虎难下,而是毁灭吞噬,喧嚣的美国民意怕是始终都难以理解,他们所经历的一切。

斯诺登曾这样评价自己:“我既不是叛徒,也不是英雄。我是美国人。我支持言论自由。”时也命也,时代将斯诺登推向了英雄的神坛,又将其打落卑微的凡尘之中,这位昔日敢于孤身执剑,杀入美国权利旋涡的英雄,确实令人敬佩,但今日的结局,又何尝不令人唏嘘。但作为互联网时代的被流放者,他是悲壮的。如今斯诺登是否已经沦为美国反建制派手中的一张王牌,犹未可知!

小编码字不易,请勿随意摘抄或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