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9年排山倒海的欢呼声背后,实际上直到最后一秒都依然存在着暗潮涌动。今日上映的电影《决胜时刻》讲述的便是新中国成立前夕各方势力的最后一搏,为决胜冲刺的中国共产党、走投无路的国民党,在中国大势已去的英美势力,三方力量展开博弈,将这段风起云涌的历史推向了高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片由黄建新监制,黄建新、宁海强共同执导,唐国强、刘劲、黄景瑜、王丽坤领衔主演,秦岚、林永健、马天宇、张涵予、马晓伟、濮存昕、刘之冰、高曙光、王伍福、刘沙、王健、张子健、曹炳琨、吕行、叶禾、乌兰托雅·朵等主演。

影片除了将新中国成立前的一系列大事带给观众,还解密了鲜为人知的历史,比如,国民党特务毛人凤在开国大典前期潜入北京布置任务的情节是一段“秘史”,这一次被真实呈现。

影片的片尾更是有一个巨大的惊喜,首次展现了开国大典的彩色纪实影像,这段珍贵的镜头长达四分钟,非常震撼。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下午3时,毛泽东主席身着特别制作的绿色将校呢中山装,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接着,毛泽东按动电钮,在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中,第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广场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奋斗的28年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开国大典在下午3点举行的这个时间是绝密,在仪式举办前的5个小时才通过广播电台向全世界公布的。这是经过精心计算的结果。当时,祖国大陆还没有彻底解放,蒋介石密谋在开国大典时,用B24轰炸机袭击天安门广场,如果上午举行典礼,B24轰炸机从舟山群岛起飞,大约三个小时右右可以到北京,而下午三点举行的话,B24基本上是回不去,因为B24轰炸机是没有夜航能力的。这样在时间上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敌人的轰炸。

在《决胜时刻》中,也可以看到,当时蒋介石的轰炸计划在最后一刻才最终放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决胜时刻》中马晓伟 饰 蒋介石

接下来是雄伟的阅兵仪式。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受阅部队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通过天安门前。当时共17架飞机参加开国大典,9架P-51战斗机,2架蚊式战斗机,3架C-46运输机,1架L-5型通讯联络机和2架PT-19初级教练机。当受阅机群从天空飞过时,其中4架还挂着实弹,这是世界阅兵史上前所未有的事情,原因是这几架受阅飞机还在担负战斗值班任务。

阅兵式持续了近3个小时,长安街上华灯齐放,群众的游行队伍高举红旗,庆祝新中国的诞生

当时,中国的摄影师、摄像师也记录下了这一场景,但条件所限,在中国的纪录影像中,开国大典的久远画面都是黑白的,观众从未在大银幕上看到过这一时刻的彩色影像,而这一次,人们的视觉将被刷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导演黄建新透露,这段纪录片段能够以如此清晰的方式出现在影片中,也是一种“天赐良缘”。“有一次,有人跟我说,手机上出现了毛主席在开国大典的彩色录像,我一听就觉得很不寻常,因为我拍摄《建国大业》的时候,也用了几个开国大典的实况镜头,找遍了国内的资料库也只是几段黑白影像。我就赶紧去问彩色影像的出处,原来是美国从俄罗斯那里找来用在了一个美国的纪录片中。我们于是立刻派人前往俄罗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国大业》海报

据悉,当时,苏联派出了高尔基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格拉西莫夫和莫斯科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编导瓦尔拉莫夫带领30人的拍摄团队,与中国合作拍摄两部大型彩色纪录片:一部是《中国人民的胜利》;另一部是《解放了的中国》。使用的电影胶片都是由苏方提供的彩色胶片,采用同期声录音,记录下了开国大典当天的各种细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了的中国》海报

可惜的是,《决胜时刻》的剧组到俄罗斯后得知,俄罗斯的档案仓库发生过一次大火,很多珍贵的影像都烧掉了,剧组最终在尚存的胶片中,找到了一段四分钟的、16毫米胶片拍摄的开国大典的影像,于是全部买了下来。

黄建新说:“这段胶片的质量太差了,有划痕、晃动、颜色脱落、焦点不实,恰恰当时中国有一家企业在研究转4k的技术,剧组就把这段胶片给他们去试,结果是‘焕然一新’,它的层次感比较少,但是,却足够清晰度,每一个画面都如此鲜明、生动,仿佛穿越了一般,这段罕见的真实素材能出现在影片中,是一件特别欣喜的事情。

于是,彩色的开国大典就将通过《决胜时刻》面世了,中国观众将首次在大银幕上感受高清4K开国大典这一珍贵的历史影像,其中不仅有属于伟人的庄严时刻,而且能够看到群众挥舞着各色鲜花和彩旗,洋溢着最为朴实、真挚的笑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