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出头的时候,我看过一本杂志里有已经40多岁的模特说,从30多岁开始,生活开始变得好起来。三十岁,仿佛一个魔法数字,我期待着那一天,以为到了30岁,一切年轻时候的彷徨、虚无和痛苦就能一下子消失不见。

但当真正到了30岁,我才发现,原来一切烦恼不是突然消失了,一切能变得美好起来,是因为在30岁的时候,大部分人都知道了这辈子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或者能过什么样的生活。因为知道了,所以努力的人不再左顾右盼,在自己的道路上开始越走越远。而不努力的人,反正生活也能看到头了,没什么担心的,心里的躁动不安也少了。

看着华裔作者伍诗绮的作品《小小小小的火》的时候,我就在想,这本书说到底还是适合青少年和20多岁的人看的。这个时候,生活还是崭新的,我们还在入口徘徊,犹豫着要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在这个时候,我们虽然彷徨、迷茫,但对生活还是充满激情和希望的,觉得不论选择哪种生活,至少自己想要做到的,得到的,都是能够做到的、得到的、所需要的,只是做个选择。

小火就给我们提供了两种典型生活模型。一种自由不羁、居无定所,毫无计划,但是却充满艺术家浪漫般的漂流。另一种,经过精心规划,不会犯错、漂亮的屋子,大草坪,体面的生活,这就是西克尔这个地方的人们一直以来追求和享受的生活。

你会选择哪一种呢?说实话,当我20多岁时,我是看不起那种追求物质享乐,过着循规蹈矩生活的人的,也就是书中的理查德森太太以及他们的社区奉为圭臬的那种生活。那种生活趋向于中年人的选择,保守、循规蹈矩、乏味。简直就是鄙视的典型(年轻的无知啊!)。这也意味着,我更容易被浪漫的艺术家生活所吸引,我想这也是理查德森家的孩子们纷纷对米娅母女吸引的原因。

当我看到书的中间,以为作者是要大力推举一种生活,而贬低另一种生活时,其实不免有些不满,也许是戳到了一个中年在家带娃女性的玻璃心吧,谁不曾在年轻的时候迷恋上那种漂泊,但最后又选择了回归平凡呢。但看到最后,却发现作者之意并不在此。要说哪种生活是好的,真没法说哪种更好,只能说你更喜欢哪种,就应该遵循自己的想法,去过想要的生活。重点不在哪种更好,重点在于你想要的是哪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火里的火,就是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的勇气,就像这本书表面上似乎是反面人物的理查德森太太,她的女儿最后一把火烧毁了他们的房子,离开了既有的优渥生活。我们以为伊奇是理查德森家的异类,没想到她却是最像理查德森太太年轻的时候的人。理查德森太太难道是一开始就没有“火”的吗?

不是。她曾经也有成为追求正义的记者理想。

“她(理查德森)的内心深处同样燃起一股小火苗,这道火焰后来还蔓延到了伊奇身上,但伊奇的母亲知道火苗出现的原因:它象征着为公义而战,与不公正斗争。”

但是,最终,我们活着活着,到了中年,就忘记了那种对生活、对理想的火一般的热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始终觉得,那种如同火焰的冲动是种极其危险的东西,很容易失去控制,甚至能推倒腔壁、越过红狗,以极快的速度扩散,哪怕只有一丝微风,也能让火势延烧若干英里。因此,最好还是小心控制这些小火苗,像保存奥运火种那样,谨慎地传给下一代——抑或是只适合把它们留存起来观赏,提醒人们,冲动必须加以驯化,火苗必须得到控制,发出适当的光和热已经足够,没有装成燎原之势的必要。她认为,预防火苗引发的火灾才是关键。”

而作为理查德森太太对立面的米娅却说出了这样的话。

“草原上的大火?有时候,你需要把一切都烧干净,才会有新的东西生长出来?”

火,在这里是一种个人革命、反抗的力量,是破坏的力量。就像米娅的职业,她也是通过破坏既有的存在,得到了艺术的灵感。

另外,这本书里,我还特别喜欢作者对家的解读。

所谓家,最主要的是人,而不是其他的。就像米娅看着珀尔时,所体悟的。

“米娅明白她在想什么。作为父母,你的孩子不只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处所,好比代表永恒的纳尼亚世界,你现在的人生、对过去的记忆、对未来的渴望都存在于那里。每当你望向他。就会看到这个世界,想起他小时候的样子,憧憬他未来的长相,甚至像3D图像那样同时看到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个世界让你目眩神迷,加入你知道该如何到那里去,它会成为你永远的避难所。每次离开那里,每当你的孩子离开你的视线——你都会担心自己再也无法回到那个地方。”

“米娅突然意识到,珀尔身上有家的味道,仿佛“家”重来不是一个地方,而是眼前这个她可以随时带在身边的小家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的第一本书《无声告白》在中国上市后,就获得了很不错的反响。其实作为华裔,写移民的身份认同问题,确实有水到渠成的感觉。在她的处女作中,写出了父母辈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和烦恼,以及这样的父母对下一代的影响,写的很细致、多面。而这次小火,虽然主题不再和华裔身份有关,但是还是从一个华裔美国人的角度,对美国中产阶级生活和其中涉及华裔的关注问题进行了观察,包括美国人收养中国婴儿作为子女这一现象,其中所涉及的文化身份的讨论,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