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

在皮影戏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皮影戏是中国汉族民间的一门古老传统艺术,始于先秦,兴于汉朝,盛于宋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末民初达到鼎盛,随着皮影的复苏皮影动画应运而生。而在皮影动画中前辈们也在皮影动画的道路上不断的探索。在1955主要动画作品:《会摇尾巴的狼》、《东郭先生和狼》我们只能看到类似于现场表演的拍摄,镜头感也十分简单薄弱。随着皮影动画的进一步发展,像《三英战吕布》《梁祝》作品中出现了皮影表演中特有的转动现象,而且背景相对也十分单一。而1980年的《张飞判瓜》以及后来的《桃花源记》其空间感和造型已经非常的成熟,有着极强的皮影本身所具有的特色。像很多具有中国特色传统文化有着类似的命运,皮影从现场通过影视作品走到屏幕前现在又退出观众视野。现在的皮影动画都是作为公益广告或者民间皮影宣传来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2008年而极具中国风特色的美国动画片《功夫熊猫》开头部分的手绘皮影风格部分似乎给了我们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