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大维

来源|良大师 ID liang_da_shi

诺贝尔奖获得者,伊丽莎白·布莱克本,是加州大学教授。

她出版过一本书《端粒效应》。

此书揭示了负面情绪和压力,可能会让人短命。因为人的体内有一种叫做端粒的东西。端粒越长,越年轻健康,端粒越短,人则会衰老。

而且,端粒是动态变化的。你本来的端粒很长,但是可能在某个时期开始加速变短。这就是“一夜白头”的原因。

然而,是什么影响“端粒变短”呢?是人的负面情绪,让“端粒”加速变短。

良叔曾在一篇小随中甩过一个小包袱。说到,负面情绪让“端粒”变短,而端粒变短让人衰老,这是个结论。

但是,这个结论有可能混淆了相关性和因果性,也有可能端粒短,让人的情绪变坏。

当然,我这种结论只是为了调动大家的批判性思维,并不是要推翻伊丽莎白·布莱克本的研究。

因为人家是得了诺贝尔奖的,她的研究一定是很严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只看这些不可控制的因素意义不大。知道端粒效应对我们有什么实际的帮助吗?有这么4点。

第一、压力可以有,但不能有敌意。

赌王何鸿燊活了快100岁,他生意那么大,又在刀锋上行走,难道他没有压力?压力一定有,区别就在于,是不是充满敌意。

就像你有急事,在等电梯时,电梯迟迟停在某一楼层不来,你很烦躁,这很正常。但是,如果你充满敌意,以为那一层的乘电梯者有毛病,那就不正常了。

如果经常对别人、对世界,充满敌意,你只会把自己的端粒变得越来越短。

第二、过度悲观。

我们以前总说乐观的人更健康,一直也没啥科学根据。但“端粒效应”就给出了确凿的说法。

人过度悲观,会把不确定性当成巨大的威胁。总会觉得危机四伏,一点风吹草动,就觉得天要塌下来了。

而且,这还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你越悲观,越容易把事搞砸,也会让你对将来的事越悲观。

一个链条就这样形成了,你难逃端粒变短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篇文章,与其说是写给各位良宝,不如说写给我自己。

来源:良大师 ID liang_da_shi 花猫説自媒体平台经授权发布,本文图片部分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