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要去朋友家玩,你要求他必须先完成自己的家务活,但是他却希望马上就能离开家,因此发生了亲子冲突,你会怎么办?

有的父母可能会妥协,替孩子做了家务活,让孩子高一地离开家;也有父母坚持原则,孩子必须先完成家务活,孩子只能生气地干活后,不开心地离开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种方式会破坏孩子的规则意识,第二种方式则会加剧亲子冲突。父母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处理这个问题呢?运用同理心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芝加哥大学心理博士艾丽卡雷斯切尔说:“同理心可能是所有父母都具备的最有力的单一教育工具,而且,同理心还能创造出一个情感上的安全场所,具有回避或驱散冲突关系的力量。"同时,同理心的正确运用,为有效解决亲子冲突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情绪基础。

那么,怎样运用好同理心解决亲子冲突呢?

首先,要和孩子感同身受。比如,在孩子不想做自己的家务活就去朋友家玩时,孩子被父母阻拦已经变得很烦躁了。

父母可以这样说:“我知道你很不开心,必须做完自己的家务才能去朋友家。我能理解你的沮丧。如果是我不能马上去做我想做的事情,我也会感到不开心"。

父母的这段话,不但承认了孩子的感受,还具体说明了自己对类似情况的感受,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确实能够理解他的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要选择正确的词语表达规则。在运用同理心后,一些父母会习惯性地说:“但是,你必须先做完家务活,这是规则。"

这时,同理心带来的情绪缓和氛围马上被破坏了,孩子仍然会气鼓鼓的,因为“但是”这个词实际是强调做家务活比去朋友家更重要,等于冷酷地否定了对孩子感受的理解。

父母该怎么表达才更合适呢?父母可以换一个词,用“与此同时"来替代“但是",虽然是表达的意思差不多,但是,“与此同时"表达的是去朋友家和做家务是同等重要的,既照顾了孩子的情绪,也表明了规则的重要性,会最大限度地降低冲突。

为了大家更好地理解同理心的运用方法,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当我们因临时有事,不能按照约定带孩子去游乐场时,孩子会非常失望,我们可以说:我理解的你的感受,知道你很不开心,你盼了好几天去游乐场玩,却因为爸爸妈妈突然有事不能去。与此同时,爸爸妈妈的事情是不得已,咱们再约个去游乐场的时间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一下本文的内容,发生亲子冲突时,最有效的方法是父母运用同理心,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给孩子一个安全的心理场所。同时,使用”与此同时“这个词,提醒孩子应该遵守规则,表明孩子应该做的事情。

每天一小时,让我们做更棒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