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否承认,校园攀比现象都客观存在,比鞋子、比衣服、比汽车品牌、比父母工作等等。

比来比去,受伤的不光是父母的钱包,也会让孩子养成错误的消费观和虚荣心理,关于如何让孩子远离攀比,在这里我提出三个建议:

1、让孩子懂得价值的真正含义。

一个人的价值,并不是由外在物质决定的。

要让孩子明白这一点并不容易,一方面家长要做好表率,有的家长嘴上说不跟别人比,暗地里天天和别人家的车子、房子、孩子较劲,这种表里不一的行为,孩子是能感受到、并且无意识模仿的。

另一方面,要在生活中主动教育孩子,比如孩子说:“同桌有好多漂亮衣服,我也想要",你可以回答“穿得漂亮不等于被大家无条件欢迎,你看班长虽然穿得普通,却是班上最受欢迎的人,一个人被认可并不是因为穿得好,而是人本身好,你不也更喜欢和班长玩吗?"

还可以和孩子强调,与其横向和别人攀比,不如纵向和自己比,比自己成绩、技能、性格的进步,天生我材必有用,没必要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让孩子学会区分''需要“和''想要”。

这一点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教学,比如逛超市的时候,可以说:“我们需要买大米做饭,不买就饿肚子。"然后拿起糖果说:“糖果很好吃,孩子你肯定想要,但是如果不买,其实我们也不会饿肚子"。

当孩子学会了区分需要和想要的概念,再看到别人的衣服、鞋子也想要的时候,你就可以自然地问他:“这个东西是你真正需要还是想要的?可以暂时不买吗?”

那如果孩子依然非常非常想要,不妨告诉孩子自己攒钱买,在攒钱过程中,孩子不但学会了理财知识,还会对买来的东西更加珍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同伴压力。

同伴压力,指的是迫使自己需要和周围人保持一致的心态,在青少年时期最常见。比如为了不被同学嘲笑,要求家长买iphone,攀比就是这么来的。

如何正确处理同伴压力?一方面家长要引导孩子打造一个积极的朋友圈,鼓励和班上品行良好的孩子

多来往,另一方面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用客观事实说话,不去评判孩子想法对错。

比如孩子说“同桌在涂指甲油,我也想要"家长不

妨帮孩子涂,还配上衣服。再问孩子"你觉得涂了指甲油有什么不一样吗?",孩子会发现其实也没多大用,指甲油还特别难闻,这个时候再来说:“其实班上很多人也不涂指甲油的,你不必觉得有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攀比的孩子,通常都是为了获得关注和尊严。

因此在日常教养中,一定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让他感觉到自身价值。内心强大的孩子,不会轻易被外部关注左右,不执着于外物,自然就很少攀比。

每天一小时,让我们做更棒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