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前,单位说会在一个月内签订劳动合同;单位说会购买五险一金;单位说工资每月会有补贴;单位说一般不加班,加班必会计算加班费;单位说……

事实是,自入职起都半年了,单位依然没任何要签合同的想法,社保也没买,仅是每月用一点现金作为补贴,反倒是加班得勤快,每月还得扣几分钟的“迟到”费,一切计算得清清楚楚!但是,我明明记得,单位是必须要签劳动合同,必须买社保的啊,为何单位还敢违法呢?难道法律在实践中真的对单位不管用?

以上应该是很多员工的心声,对此法务帮有句话想说:与其在猜测单位为何知法犯法,不如直接起诉,维护自己的权益!以下是针对单位的违法行为的应诉策略,请收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

1、可获得的补偿金:自入职之日起的第二月起,每月可获得双倍的工资补偿,最高可获得11个月。

2、应收集的证据:工资发放的记录、工作证、服务证、上岗证、外派证、名片等能够证明职务职位身份的证件(最好有单位盖章)、工作服、或工作用到的文件,主要用于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的这一事实。

二、单位不购买社保的

1、可获得的补偿金:法律规定因单位不购买社保解除劳动合同的,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补偿金的计算方式为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维权途径:①可向社保局进行投诉,要求社保局责令单位进行补缴并且罚款;②员工可随时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单位不支付加班费的

1、享有加班费的法律依据:员工按照规定进行加班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而加班费作为劳动报酬的组成部分,若单位不按时足额支付的,员工在要求单位支付加班费同时还可以申请上述的经济补偿。

2、应收集的证据:考勤记录或通知加班的说明、事后申请加班费的申请书、同事的证人证言等等。但通常考勤记录等有关凭证存于用人单位处,所以可由用人单位进行举证,单位不提供的则要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四、单位违法调岗的

1、单位调岗前必须符合3个前提条件:①履行告知义务,并说明调岗的合法理由。

②调岗前后的岗位应与原岗位有一定的关联,否则应当经过员工同意。③薪资待遇不能降低,其他条件必须与原岗位一致。

2、维权途径:①有权拒绝调岗;②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③申请劳动仲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单位不支付工伤赔偿的

1、发生工伤,单位的责任:①按时申请工伤认定;②员工需要停职留薪的,期间不能解除劳动合同;③依法对员工的工伤进行赔偿,按照工伤情况给予相应的伤残津贴。

2、因单位不买社保或不申请工伤认定,导致员工无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因此造成的损失由单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