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则挺有意思得新闻,有一所高校,在食堂外面拉了一横幅,上面写了这么几个字“ 同学们,三楼阿姨大菜手抖得毛病终于治好了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信只要上过学,并且在学校食堂吃过饭的同学们都知道,不论是初高中食堂,还是大学食堂,就连公司食堂,打菜阿姨手抖的“毛病”可不是个例,这个“病”的覆盖率很广,很多阿姨都有这个小“毛病”。大家都有这种经历,无数次,眼看着到盘子里的排骨,硬生生就被阿姨抖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伴随着排骨的掉落,我们的心情也是跌倒了谷底,只能硬生生地吞咽口水,给阿姨一个白眼,很不情愿地接过盘子,这个时候,她们肯定没有想过宝宝们地心情。有一句话叫做,对一个人最大的上海就是给他希望又让他失望。

不过这都是好的,最起码是打菜中途被抖落的,还有的同学表示,自己曾经碰到过这样一幕,已经打到碗里的肉被阿姨硬生生地给扒拉回去,太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对食堂阿姨打饭手抖这件事,也是心知肚明,但又无可奈何,有同学就表示,其实真正的原因不在于打菜阿姨,她们也是被逼无奈,不是故意要手抖的,主要原因在于食堂餐厅的管理人员,不让多打。

看来,同学们对于阿姨“ 手抖 ”这件事,也是心知肚明,而拉横幅的这所大学的餐厅领班人员针对这件事,也透露出了一些信息,承认打菜阿姨“ 手抖 ”确实事一个行业的潜规则吧,毕竟现在物价越来越高,为了控制成本,不敢太多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以前是以前,以后坚决不能再这样“抖”了,一定要让同学们喝好,吃好。所以,在这里,我们应该为这所大学食堂的管理人员点赞。希望更多的大学食堂,能够效仿,彻底治好打菜阿姨手抖得“ 毛病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大学食堂打菜阿姨手抖这件事,我们再看看食堂阿姨本人是什么看法?

有一位肖阿姨就表示,其实,不像大家想的那样,之所以手抖是因为害怕,因为紧张,毕竟刚开始上岗不熟练,手抖很正常,但是,等工作一两年,熟悉了以后,就不紧张了,也就不会手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针对打菜阿姨这一说法,同学们却不买账了,他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有一条留言是这么说的“ 阿姨,你紧张可以理解,但是你不能天天紧张啊 ”,天天紧张就得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大学食堂餐厅的做法,就餐学生表示,现在饭菜分量确实很足,也非常满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希望大学食堂在有限控制成本的基础上,能够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地就餐需求,想要治好打菜阿姨手抖“ 毛病 ”还真不能寄希望于打菜阿姨,他们也是很无奈。可能需要从学校后勤乃至食堂餐厅地实际经营于管理者入手。

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们能够吃饱、吃好,可能是对于学校餐厅地最低要求吧,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怎么能够让学生们满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