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感觉统合失调,一般3岁左右就会有所表现。细心观察孩子是及时发现问题的关键。

对感觉统合失调的矫正,最有效的时机是小学三年级以前,而且年龄越小越有效。感觉统合失调矫正关键在于后天的教育和训练,这是你完全可以做到的,而且过程还可能充满欢笑哦! 但要注意,分类训练效果才最佳哟!

感觉统合训练一般都要坚持2~3个月的时间,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玩这些游戏,它们同样会对他的成长发育产生积极的作用。我们更希望感觉统合训练成为一种观念,渗透到每个孩子的生活中。所以,和孩子一起来玩玩这些快乐的“感统游戏”吧!

1前庭功能失调主要表现: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听而不见、久转不晕,平衡能力差。虽然已经看到了桌椅、门墙等“障碍物”,却仍然会撞到。

推荐游戏:推摇摆毛巾游戏

用一块大毛巾把孩子包在里面,由你和你的伴侣各拉一头,左右或上下拉动毛巾,使孩子随着毛巾摆动。同时可以让孩子拿着小球,一边摆动一边向固定目标投球。

2触觉过分敏感主要表现:偏食、挑食,不爱吃菜,喜欢吃手或咬指甲,情绪不稳定,爱发脾气,胆小、怕黑。特别粘人或容易紧张、退缩,不敢表现自己。对小伤小痛特别敏感,不合群或不会和别人玩,爱招惹别人。

推荐游戏:麻布刷身游戏

用麻布以中等力度刷孩子的手臂、前胸、后背、足部。一边刷,你可以一边讲故事或唱歌给孩子听,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避免让孩子紧张。如果没有麻布,你也可以用毛巾、海绵、软刷子等代替。

毛巾卷游戏

找一条略微粗糙的大毛巾,将孩子整个卷起来。然后轻轻滚动或下压毛巾卷,或者用双手轻轻抱紧孩子,强化他身体各部位的触觉感受。

垫上游戏

让孩子躺在地毯上,双手抱头,然后向左右两个方向滚动,还可以练习前滚翻和后滚翻,这对发展孩子的触觉、动作平衡、协调性都很有帮助。

3本体感失调

主要表现:动作协调能力差,笨手笨脚。做事拖拉、磨蹭。语言表达能力差。缺乏自信、消极退缩,不敢表现自己。推荐游戏花式拍球游戏

给孩子一个皮球,让他练习各种拍球方法。比如,对3岁左右的孩子,你可以训练他分别用左手和右手拍球,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则可以让他用左右手交替拍球。此外,当孩子再大一点,也可以从简单的分解动作开始,训练他打乒乓球和羽毛球。球类游戏能增强孩子小肌肉、大肌肉的协调性、灵活性以及反应速度,训练他的注意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主人翁

游戏 每隔一段时间,你可以教孩子做一样家务,在学习生活技能的过程中,让孩子的眼、手、脚、脑等各部位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同时让孩子长期承担一项他力所能及的家务,如取报纸、摘菜或者给花浇水等等,这不仅是锻炼的过程,也是培养孩子的意志力、责任心和自信心,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途径。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游戏外,玩滑梯、跳绳、踢毽子、游泳、跳房子、滚铁环和捉迷藏等游戏,都对孩子感觉统合发育非常有益。你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参考上面的方法,自行制定一套训练.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粗心马虎、拖拖拉拉、没有时间观念是很普遍的现象,需要家长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耐心的陪伴和引导,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养成好的习惯,提高和延长他们的注意力时间。

4 视觉感不良主要表现:孩子喜欢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脑或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朗读时经常多字少字。写字时偏旁部首常颠倒,甚至不愿认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常抄错题等。训练方法:首先要控制孩子看电视和玩电脑的时间,避免干扰视觉发展。家长可以和孩子玩一玩吹泡泡、放风筝、游戏棒等游戏,让孩子多一些训练,帮助加强眼部肌肉的控制,提供视觉和前庭觉的整合练习。

5 听觉感不良主要表现:经常对别人的话听而不见,或者听了就忘,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布置的作业。在学习中记忆力差,生活中容易丢三落四。训练方法:孩子的听觉太弱,受不了太大的声音。如果家长经常大声责备孩子,会造成孩子形成自我保护,养成拒绝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因此,家长首先要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音调。另外,经常和孩子开展听觉专注力的训练,如玩一玩听声音找动物、听声音找乐器的游戏。

华师良树专业感觉统合训练方法及作用

(一)大滑板【适用范围】前庭不足、平衡感不足、本体感不足、触觉、视觉

【训练目的】对前庭体系产生强烈刺激,促进头、颈肌的同时收缩以及身体保护性伸展反应行为的成熟,培养儿童集中注意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横式木马【适用范围】前庭觉不足、触觉敏感、本体感不足

【训练目的】通过高度收缩的肌肉运动,促进前庭固有感觉体系活动,并强化触觉体系。

【延展练习】也可两儿童同时背对背地坐在抱桶的两端,前后左右摆动,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三)竖式木马【适用范围】触觉敏感、身体协调不良、前庭平衡不足

【训练目的】

1. 促进前庭固有感觉体系活动,强化触觉体系。

2. 通过大量前庭信息的获取,促进儿童身体协调,对固有前庭感觉输入统合有帮助。

3. 对儿童四肢力量的发展也有帮助。

(四)踩踏车【适用范围】平衡感不足、本体感不足

【训练目的】促进腿部肌肉的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及增进孩子的平衡能力发展,而且还能刺激儿童的双脑分化与关节的灵活协调。

(五)大龙球【适用范围】前庭平衡感不足、本体感不足、触觉敏感

【基本方法】

1.让儿童俯卧或仰卧在大龙球上,指导老师双手抓住孩子的双脚,让儿童在球上面前后移动。俯卧时尽量让儿童将头抬高。

2.让儿童仰躺或俯卧在平地或软垫上,用球在其身体各部位力量适当的挤压。

(六)羊角球【适用范围】本体感不足、触觉敏感

【训练目的】在练习过程中达到姿势和双侧的统合,并可促进高程度的运动企划能力。

(七)袋鼠跳【适用范围】触觉敏感或不足、重力不安全症、本体感不足

【基本方法】让儿童进入跳袋中,站在跳袋内,双手拉住袋子的周边,向前后、左右跳跃。

【伸展游戏】让儿童排成一队,向前跳的比赛。或越过障碍物等游戏,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八)小触觉球【适用范围】触觉不足、本体感不足

【基本方法】小触觉球体积小,球面刺多,对皮肤的局部刺激较大,指导老师可用小触觉球触摸孩子的头部、北部、颈后部前庭神经附近,也可指导儿童用双手将触觉球放在手心转动,触摸手背、手腕、脚底等身体部位。

(九)踩踏石【适用范围】前庭平衡感不足、本体感不足

【基本方法】将踩踏石排成一列,间距根据孩子脚步宽度排放,让儿童一个个从上面走过去。(排列可按照不同方式增加趣味。)

【训练目的】训练孩子平衡与逻辑思考能力

(十)平衡台【适用范围】前庭平衡感不足、本体感不足、触觉不足、视觉不足

【基本方法】

1.儿童两脚左右分开踏在平衡台两端站立,做左右摇晃状并保持平衡(静态平衡)。

2.站在平衡台上抛接球(动态平衡)。

【训练目的】通过练习统合儿童平衡反应的反射感觉,改善前庭平衡觉敏感、身体双侧平衡、注意缺陷、本体觉,帮助建立前庭固有平衡,发展儿童下肢力量,让儿童学习通过屈伸膝关节取得平衡的方法。

(十一)独脚椅【适用范围】前庭平衡感不足、本体感不足

【基本方法】

1.儿童坐在独脚椅上,双手侧平举,双脚交叉前踢。抬头、挺胸、目视前方。

2.可进行双脚交替踢腿,姿势要正确,踢完回来脚底依然是并拢的。

3.可边踢边传球。

4.可右(左)脚抬起,笔直 ,左(右)脚跳起来转圈。

【训练目的】帮助儿童建立前庭感觉机能,控制重力感,发展儿童平衡能力,对多动和身体协调不佳的儿童最好,同时对儿童的腰腹力量也有锻炼作用。

(十二)晃动平衡木【适用范围】前庭平衡感不足、视觉感不良

【训练目的】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身体协调性以及减缓前庭的敏感性

平衡触觉板:各种不同形状的触点可刺激孩子的脚部神经及全身触觉感,可任意变换,训练平衡能力,体验行走的乐趣。

大触觉球:球面有特殊设计的软质颗粒,可以提供丰富的触觉刺激,具有按摩作用。可在球上进行躺、坐、趴或拍、推、滚等活动,提升儿童动作、平衡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的家长认为只有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才会有必要进行感统训练,其实不然。据大量科学调查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存在感统失调,只是表现程度不同而已。对于感统失调的孩子,12岁以前通过专业训练将很容易得到纠正,一旦超过这个年龄,将很难改变,成为孩子一生的遗憾。经过训练的孩子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注意力、情绪、自控能力、学习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饮食、睡眠等方面均有令人满意的提高和改善。

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不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消失,12岁以前通过专业的感统训练很容易得到纠正,一旦超过这个年龄很难改变,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最近调查显示中国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率已经达到80%,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存在感统失调,只是表现程度不同而已,所以家长必须尽早预防自己的孩子出现感统失调的表现,我们欢迎您对我们在孩子感统方面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