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教学实施第一节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概念

(一)概念

1、广义: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活动。

2、狭义:学校中的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双边教育活动。

3、基本要素:教师、学生、教育内容。

(二)教学与教育、智育的关系

1、教学与教育(已考)

教学与教育是一种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教育包括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生产劳动。

2、教学与智育

教学与智育是途径和内容的关系。

二、教学的意义(单选,重点)

1、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2、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3、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单选)

三、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单选、次重点)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双基):首要任务

2、增强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体育)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美育、德育)

4、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智育)

5、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个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单选,重点)

(一)备课(课前工作)

备课是上课的前提;

1、备课的三项工作(单选):

备学生:年龄特征,能力水平,学习态度,班风;

备教材:课程标准、教科书、参考书;

备教法:讨论法、探究法、讲授法。

(二)上课(课中)

1、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最核心

2、一堂好课的标准(材料分析,重点)

(1)目标明确;

(2)重点突出;

(3)内容正确;

(4)方法适当;

(5)表达清晰;

(6)组织严密;

(7)气氛热烈。(根本标准)

记忆口诀:标点内方表演热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后)

教师布置作业时,应遵循下列要求(材料分析,重点)

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有代表性:质量;

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度要适度:数量+难度;

3、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要求;

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反馈。

(四)课外辅导

1、内容:答疑解惑,指导作业;为差生补课;优秀学生个别辅导,学习目的、态度的教育。

2、要求:实际出发,确定内容和措施,;只起补充作用。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课后)

衡量一个好的测验的指标: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

1、信度: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

2、效度:测验的正确性。

3、难度: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难度系数。

4、区分度: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