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一个新闻报道,广东清远一男童双手被绑吊在窗边,一成年男子用脚踹向男童。经查,男子是男童父亲,家中经济较困难,老婆是智障人士。之所以打孩子,是因为孩子当天偷拿了家里的钱,这件事情引发了社会的舆论,孩子偷钱固然不对,但是也不至于对孩子这般的体罚,这会对孩子的身心灵造成极大的的影响。

有一个权威恐惧的学员小A,他的故事也是如此,有一件令他特别难以启齿的事情。小时候,因为调皮,偷了家里4块钱,不但被家里的人罚跪,还被他爸爸狠狠的打了一顿,哭声把邻里的人都引了过来,小A以为好了,有人过来应该会停下来,没想到他的爸爸越打越起劲,这件事情让他觉得特别的丢脸,然而这只是他众多被体罚的经验之一。

因为经历了这些事情,所以小A从小就有权威恐惧,小时候怕长辈,读书期间怕老师,出社会了怕领导,这些怕,导致他错过了很多好的机会,哪怕他工作再出色,只要一遇到领导,就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瞬间自信全无,这件事情对他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小A产生的权威恐惧呢?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对一些事情是没有是非判断的能力的,这个时候如果他们做错了一些事情,也许事情的问题不大,但是触怒到了大人内心的那根弦,自控力差的父母就会产生暴怒,而这个暴怒作用在孩子身上,孩子也许是不敢再做错了,但是同时也接受到了一个信号:我是一个不好的小孩,所以父母才会这么凶的对我。

然后,当他们习惯性因为父母的愤怒,而受到心理或者生理的责罚之后,慢慢的就会产生一个感觉,那就是“我是很糟糕的”,爸爸/妈妈好可怕。于是在成长过程中,他们渐渐地就会对有爸爸妈妈身上特征的人产生害怕,比如,比较有价值,比较有权利,地位比较高的人,这些也就让他们慢慢形成了权威的恐惧。

但是,也并非所有的权威恐惧都是这么产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C从小就是一个有权威恐惧的人,小时候害怕父母,学习期间害怕老师,长大之后害怕领导,但是,他并没有从小被家长过分体罚的经验,只是从小就被父母过分的要求要乖,要听话,不要跟别人起冲突,所以在18岁以前他都以自己很乖,很听话为荣。

听话跟小C的权威恐惧有什么关系呢?

首先,为什么他的父母要过分的要求他要乖,要听话呢?因为他们害怕失控,他们需要拥有一定的掌控感,所以才会对周围的事物实施控制,包括孩子。这样他们会觉得安全,在成长过程中他的父母也会把这一部分的弱小,投射到小C身上,小C也会全盘接收。因为小C也别无选择,所以为了维护父母脆弱的自尊心,小C把自己变成一个权威恐惧的人。

如果他是一个自卑的人,那么他就会把他自卑的部分投射到别人身上,比如打击别人,嫌弃别人这不好那不好,其实不是因为这个被投射的人真的不好,而是这个自卑的人把不好投射到别人身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次在一个精神分析成长课上,老师讲了一个例子,有一个妈妈在跟一个孩子在吃饭,这个孩子吧唧吧唧的吃饭,吃饭的声音影响到了妈妈吃饭,这个妈妈一脸嫌弃的给了这个孩子一巴掌,这个孩子就哭了。但孩子吃相不好就应该给一巴掌吗?大部分人都会觉得不必要,应该先跟孩子讲道理,用语言去沟通。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看到的是妈妈过分的反应,为什么妈妈会有这么过分的反应呢?并不是因为孩子有多过分,而是因为妈妈从孩子吧唧嘴的行为看到了自己无法接纳自己的部分,也就是是妈妈把自己讨厌吧唧嘴的行为投射到孩子的身上了,所以弱小的的不是孩子,而是妈妈。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其实之所以你会恐惧权威,只是为了配合父母的弱小,让自己表现出权威恐惧。但为什么我们在长大以后会表现出权威恐惧?那是因为我们把跟父母相处的那套方式,照搬到跟父母有相似特征的人身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这两种类型的权威恐惧我们应该怎么面对呢?

第一、跳出关系,明白自己已经长大了,不是当年的那个自己了,面对的领导也不是自己的父母,所以没必要像配合父母一样去配合领导,表现出权威恐惧了。领导也不需要你的配合,把你该做的事情做好就可以了。

第二、理解你的父母,你父母对你的培养,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当下最好的选择,因为天下父母心,原谅父母就等于原谅过去,跟过去做了断,告诉自己,接下来就是全新的自己,而且你也开始为你自己而活。

第三、学会跟领导沟通,其中包括三个步骤,一个建议。

1、察觉自己的恐惧,知道自己处于恐惧之中,但是不干预这个恐惧感。

2、学会去复述领导交代的任务,比如,您表达的是这个意思吗,得到他的确认。

3、得到领导的反馈,让自己的到新的认知体验,其实领导没有那么可怕。

4、如果在环境中真的无法与领导好好沟通,领导也总是找自己麻烦,那么我们还是换一个环境吧,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